c2012年12月10日,由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研究组承担的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仙江公司)委托的“李仙江流域珍稀特有鱼类繁殖育苗放流研究”项目在昆明通过了由云南省环保厅主持的项目验收。应邀参加会议的部门和专家来自云南农业厅、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业主单位李仙江公司和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代表列席了会议。
经过项目组的5年攻关研究,按合同内容完成了野外生物学调查、人工饲养驯化、人工繁殖、鱼病防治、苗种标记放流等研究工作;成功突破了软鳍新光唇鱼、暗色唇鱼的人工繁殖技术难关;并于2012年7月17日在居甫渡库区成功放流软鳍新光唇鱼、暗色唇鱼近2万尾(《春城晚报》2012年7月19日有专门报道);在原合同没有规定的活细胞和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与会专家在听取了昆明动物研究所对项目成果的介绍后,经过认真质询和评议,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验收组对项目组成功突破软鳍新光唇鱼、暗色唇鱼的人工繁殖技术难关,并在国内率先突破了3种珍稀鱼类精子和活体细胞超低温冷冻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项目的这些突破对珍稀物种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该项工作显示了李仙江公司在水电站建设中为保护珍稀鱼类所做的努力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体现了昆明动物研究所在珍稀特有鱼类繁育和放流方面取得的探索性成果,为今后水电站建设中珍稀鱼类的保护起到了先锋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