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实验室概况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研究生培养   开放合作   支撑平台   English
 
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学术报告
头条新闻
友情链接
 
 
  现在位置:首页 > 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闻公告 > 科研进展
中国特有腹足类—螺蛳属(Margarya)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2012-12-18 | 作者: 杜丽娜 | 来源: 系统进化与生物地理学学科组 |【小  大】【打印】【关闭】

 

螺蛳属(Margarya) 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螺蛳属种类壳质较厚,其壳面特有的刺、瘤状结节或棱可以将螺蛳属种类与田螺科其它属种区分开来。该属共有10个有效种,其中4种为化石种、6种为现生种。螺蛳属种类仅分布在云南的高原湖泊中,为云南特有种类。随着湖泊富营养化加重,螺蛳属种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使其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如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已经在洱海中消失,2008年螺蛳属中6个种类已被IUCN评为濒危物种,但对于螺蛳现生种类的系统发育学及分类学研究较少。

昆明动物所杨君兴研究员课题组研究人员在2005–2008年间对云南螺蛳属(Margarya)样本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利用线粒体基因COI和16S rRNA构建了螺蛳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系统发育结果揭示螺蛳属并非是一个单系,其主要被分为三大支:阳宗海支、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支、滇池-洱海支。另外,滇池-洱海支中螺蛳属种类与圆田螺属种类交错聚在一起。这一结果暗示亚洲田螺科的种类需要进一步详细的整理,螺蛳属现存种类的分类地位也需要重新确定。另外,螺蛳分布于滇池和洱海,两湖相隔较远,而软体动物的扩散能力较弱,对于螺蛳分布在两个湖泊的现象可以再次证明水鸟在螺类扩散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该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Du L N, Yang J X, Thomas von RINTELEN, et al. Molecular phylogenetic evidence that the chinese Viviparid genus Margarya (Gastropoda: Viviparidae) is polyphyletic. Chin Sci Bull, 2012, 57, doi: 10.1007/s11434-012-5632-y)。

图A-G 螺蛳属现生种类;H-K 螺蛳属化石种类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邮编:650223  联系电话:0871-519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