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地重建一些世界广布的重要物种类群的进化关系是分子系统学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常常由于国界的限制,此类工作颇具挑战。蛙属(Rana)物种广泛分布于新、旧大陆,主要在北半球地区,如亚洲、欧洲、北美洲至南美洲北部均有分布。长期以来,该属物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作为两栖类中的模式生物用于行为、发育、进化等领域的研究。同时,该类群栖息生境的多样化为开展大尺度生物地理研究及物种多样性分化(Diversification)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对该类群的系统学研究多局限于局部区域,即便是大尺度的研究涉及此类群,所使用物种非常零星。蛙属物种在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之间的迁移扩散路线是怎样的?各大陆内部物种又是如何迁移扩散分化的?新、旧大陆在多样性分化模式方面是否存在不同?及区域物种类群的生物多样性分化速率(物种成种速率-物种灭绝速率)受哪些可能的因素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在大尺度范围内(continental scale)以完整取样为基础,构建该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此探讨和验证存在的争议性假说,解决相关高级分类阶元的争议。
我所车静研究员及其带领的课题组对该类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前期对中国及东亚分布物种的分类、谱系地理及系统演化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Che et al. 2007. 2009. Mol Phylogen Evol; Zhou et al. 2012. 2013, Mol Ecol)。此次,基于长期的积累及研究背景,作为项目负责人,联合了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十余位学者,在全球尺度上对蛙属的系统演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结合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该类群的起源、扩散路线,以及多样性分化模式。研究显示,蛙属可能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从东亚经白令陆桥两次独立进入北美。随后,其中一支迁入中、南美地区。后期,从东亚经中亚,进入欧洲地区。该类群的多样性分化模式在新、旧大陆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东亚地区的物种,在分化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物种形成速率的增高变动,时间估计推测可能与东亚岛屿的剧烈构造运动和气候波动所偶联的海平面变化相关;而美洲地区的物种,整体经历了一个适应辐射(Adaptive Radiation)的过程,成种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ystematic Biology(http://sysbio.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6/06/02/sysbio.syw055.abstract)。我所袁智勇博士、周炜帏博士和美国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College)陈欣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包括车静研究员、David M. Hillis(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David C. Cannatella(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及张亚平院士。
该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留学基金委等相关项目的大力支持。
蛙属物种在新、旧大陆经历的主要的扩散路线(Yuan et al.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