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课题组在鼹类系统发育与演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Talpid mole phylogeny unites shrew moles and illuminates overlooked cryptic species diversity为题发表于进化生物学领域著名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34 (1): 78-87。何锴博士和日本学者Akio Shinohara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蒋学龙研究员和加拿大学者Kevin L. Campbell为共同通讯作者。
鼹科是哺乳动物中生态型最丰富、适应性进化特征最显著的类群(Nowak, 1999),除了保留原始陆栖习性的的鼩形鼹(Uropsilinae),还有适应半地下生活的鼩鼹(Scaptonychini, Neurotrichini和Urotrichini)、严格适应地下环境的真鼹(Talpini, Scalopini)、适应水下生活的水鼹(Desmanini)和同时适应水下和地下的星鼻鼹(Condylurini)(图1)。丰富的生态型和形态特化使得鼹科成为研究适应性进化的天然模型,然而并不牢固的鼹科 “生命之树”势必会使适应性进化的研究结论大打折扣。为了探讨鼹类适应性特征的起源、构建一棵强壮的鼹类“生命之树”、摸清我国鼹类物种多样性的家底,蒋学龙研究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开始系统收集鼹类标本,并与国内外机构广泛合作,带领学科组成员开展这一研究。
图1 鼹类的适应性演化
本研究解决了鼹科几个长久争论的重要问题:首次发现鼩鼹类的是一个单系群;首次强有力的证明了中国特有物种甘肃鼹是美洲鼹族中的一员;支持以美洲鼹为代表的美洲鼹族(Scalopini)和以欧洲鼹为代表的鼹族(Talpini)对地下生活的适应是独立起源的。此外,该研究发现鼹科至少包括12个未知物种,其中有11种生活在中国西南及周边区域;而针尾鼹属(Scaptonyx)的进化历史惊人的漫长,其中可能包含未知的属(图2)。
图2 本研究提出的鼹科系统发育树
此项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301869; “鼹科系统演化及分类研究”)的资助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http://mb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6/10/27/molbev.msw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