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定于9月16-22日开展。围绕 “创新驱动发展 科学破除愚昧”的主题,结合此次活动的契机,中科院昆明动物博物馆打破以往的常规活动,于2017年9月15日-17日连续三天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科普活动。
9月15日上午9:00,在中科院昆明动物博物馆四楼多功能厅,中科院昆明动物博物馆与云南广视报业传媒有限公司、昆明世博园、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联合开展2017年全国科普日暨云南特色精品科普亲子之旅研学课程推广的主场活动。在推广活动上,中科院昆明动物博物馆李维薇副馆长分享了“二、四、六、八”四个关键点,“二”即博物馆分成两大部分,展示馆和标本馆,两馆建设横跨两个世纪、全国第二大动物专题博物馆,全国二级博物馆,并两次通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四”即博物馆建立主体建筑由四层构成、是由中、瑞、日、美四国专家打造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动物专题博物馆;“六”即博物馆的标本采集历史始于1957年距今60年一个甲子历经几代科学家的心血而建成;“八”即至今博物馆已拥有80万号动物标本,涵盖云南及周边地区所有的动物类型。她表示,中科院科学家的摇篮,在这里开展亲子科普活动,期待培养出未来的科学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美丽云南。
云南特色精品科普亲子之旅,是以中科院昆明动物博物馆、云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石林时光城堡(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的最具云南特色的三张名片作为首发设计线路,全面展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三大王国的丰富内涵,通过互动环节突出知识结点,并与时空脉络交相辉映,立体呈现在参与者眼前、脑海中,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科普之旅,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实现科普化教育+家庭化教育的第二特色课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倡导珍爱生命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提升科普文化附加值,扩大科普文化消费,提高大众的科普文化消费水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树立云南精品科普旅游第一旗帜,打响创新旅游文化新方向!
9月15日下午13:00,中科院昆明动物博物馆与北京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开展融合动物行为的科普教育活动,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创办的小木屋自然生态教育以身边的自然、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和科学环保为主题,在学校开展的《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系列科普课程和活动。此次活动基于中国科学院2017年度科普项目“小木屋自然科普活动”,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共同完成。昆明动物所副研王建红博士、副译审钱亚民老师将分别以灵长类和昆虫动物为例,讲述发生在它们身上有趣的故事,以此向孩子们展示动物的可爱和睿智之处,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向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推广生态科普教育。
9月17日上午,中科院昆明动物博物馆与盘龙区科协、云南省科技馆合作,在871重创空间的分会场,李维薇副馆长为公众揭秘了大家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动物--鸡,通过STAEM课程体系进行指导科学解读,以科普讲座的形式带领大家一起“鸡密大作战”,鸡与恐龙、孔雀有哪些神奇的联系?牝鸡司晨是什么科学原理?鸡是不会飞是如何遍布全球?鸡为何被中国人誉为“五德之禽”?除此之外,鸡及鸡形目的动物还有更多精彩、丰富的科学“爆”点都在活动当天一一解密。
此外,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走进博物馆、探秘动物王国,让动物科学知识普惠更多的人,9月16-17日9:00-16:40中科院昆明动物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接待公众6906人。
中科院昆明动物博物馆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云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具规模和特色的动物专题博物馆,馆藏约80万号标本,丰富的馆藏资源结合云南旅游资源,通过知识课堂、破冰游戏、参观探秘、亲子互动知识创作、动物探秘影片赏析、与稀有动物标本亲密接触等一系列有趣的探秘动物科普活动,向受众人群传达生态保护理念,展现动物学相关知识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