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一氧化氮在藏族人群对高原低氧环境生理适应的钝化调节机制 |
2018-03-26 | 作者: | 来源: 【打印】 |
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宿兵研究团队与西藏大学、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以及西藏阜康医院等单位的合作,系统测定了2000多个长期生活在不同海拔地区(1,990m-5,018m)的藏族和汉族个体的血清NO水平。结果发现长期生活在高海拔的汉族表现出了比同海拔藏族更高的NO水平,否定了西方学者提出的NO升高是藏族特有的生理适应特征的假说,同时提出了“NO钝化调节”假说。该假说认为藏族血液NO水平的“温和上升”有利于舒张血管从而促进氧的运输,但由于NO的钝化调节使得上升幅度得到控制,避免NO过度升高可能带来的负效应,类似于藏族人群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对血红蛋白的调控机制。进一步通过低氧细胞实验和低氧小鼠实验证实了藏族的NO钝化调节。同时,他们通过群体遗传和遗传相关性分析,发现了包括GCH1在内的一系列可能参与藏族NO钝化调节的基因。研究成果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于我国首份英文版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该成果首次揭示了一氧化氮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的生理调节机制,为NO用于慢性高原病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仅如此,这一发现对于利用NO对血管的舒张效应治疗其它内外环境缺氧性疾病时的剂量问题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数据,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注:不同海拔藏族和汉族群体的血清NO水平(A)和e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B)比较;C,藏族NO钝化调节假说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