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样品对比揭示朱鹮群体演化历程,促进濒危鸟类保育
2019-01-24 | 作者: | 来源: 【打印】

  1月11日,《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中心张国捷课题组、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The Genomic Footprints of the Fall and Recovery of the Crested ibis》。该工作将57份博物馆样品与当前保育区中现生朱鹮样品之间做比较,揭示了朱鹮群体近代的历史演化特征,为其保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人工保育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东部等广泛的地域。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土地使用方式转化等原因,朱鹮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曾一度被认为在野外灭绝。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秦岭发现了野生的七只朱鹮个体,随后开展了野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等工作,后来国家在这一带建立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得群体数量恢复至目前2000多只。近年来,国内外也有不少关于朱鹮生境变化、演化历程、种群规模等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要么缺乏全基因组数据,要么仅基于现生群体。然而,基于现生群体很难追溯当前物种濒危状态是否由于短期内的极端事件(如人为捕杀),还是其物种本身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历史以来已然处于非常低的多样性背景之下而形成的。为清晰的回答朱鹮遗传多样性历史变化过程,我们本研究中充分收集朱鹮博物馆的历史和保育区的现代样品资源,是已知的首次结合历史和现代样品进行濒危物种群体研究,为物种多样性变化提供了时间尺度上的测量依据,更深入的衡量人类活动对物种生存状况的影响,更直接的去衡量保育工作对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或恢复程度。

保育区中的朱鹮个体

  本研究中的57份朱鹮历史样品来自九家博物馆,属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朱鹮历史上主要分布区(华东,西北,东北,朝鲜,日本和俄罗斯等地)。基于这些历史样品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结合保育区现生朱鹮群体数据,研究团队发现朱鹮的群体下降早在约一万年前就开始了。但当时气温上升,适合朱鹮生存所在地域的气候对朱鹮群体生存的制约已经变得非常微弱,由此表明,朱鹮种群的生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远比我们曾以为的近几十年要发生的更早更严重。通过历史生态位重构,研究团队也进一步支持了此发现。研究也揭示,现代朱鹮群体失去了将近一半的历史群体遗传多样性,同时,现生群体由于长期的近交积攒了较高的有害突变积累,展现出明显的近交效应。例如,在现代群体中,对物种生存重要的免疫基因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多样性显著丢失。这些都说明,今后对朱鹮保育工作需要同分子遗传学更好的结合,高效的避免近亲交配,基于个体遗传背景针对性的增加重要基因的遗传多态性。

研究所涉及样品的取样分布

  该研究不仅为朱鹮的遗传恢复工作提供了一个遗传信息背景,更为其他濒危物种的保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利用博物馆样品的遗传研究范例。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大尺度区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生命策略” (XDB31020000),动物复杂性状的进化解析与调控先导B项目(XDB13000000),以及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等的支持。


0871-65199125cceaeg@mail.kiz.ac.cn
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西安分院 中国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