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南岛语系及其扩散一直是人类迁移中深受关注的问题。近日,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和研究员孔庆鹏的共同指导下,博士研究生彭旻晟等与越南河内医科大学合作研究,揭示了文化传播是南岛语系向东南亚大陆传播的主要模式。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
据介绍,南岛语系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众多岛屿上,但在临近的大陆地区却很少分布。其中,居住在越南南部地区的占族人群,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相关历史学研究,可视为最具代表性的大陆定居的南岛语系人群。因此,研究占族人群的起源和扩散,成了揭示南岛语系向大陆地区传播模式的核心问题。
一种假说认为,占族人群主要源于东南亚海岛地区南岛语系人群的移民,即支持人口传播模式;另一种假说则认为,占族人群主要是中南半岛南部的土著居民,如孟—高棉人群,他们吸收南岛语系人群的相关文化,比如语言,而不是大量移民所形成的,即支持文化传播模式。
彭旻晟等对采集自越南平顺省的占族人群样本的线粒体DNA多样性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占族人群与中南半岛南部的孟—高棉人群的遗传关系更为密切,而与来自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系人群的关系较为疏远。进一步分析也未能在东南亚海岛地区找到占族人群潜在的策源地。因此,该研究从母系遗传的角度上揭示出,占族人群的起源可能主要是中南半岛的土著居民吸收南岛语系人群的相关文化,进而出现语言转变的结果,支持文化传播是南岛语系向东南亚大陆传播的主要模式。(张雯雯)
《科学时报》 (2010-6-24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