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新内网 | 所政务信息网| 留言板 | mail邮箱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机构设置 科研成果 研究队伍 院地合作 国际交流 研究生教育 学术出版物 党群园地 科学普及 信息公开
科普文章
动物大观
生命奥秘
社会热点
科学考察
科普专著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文章 > 生命奥秘
昆明日报——毒虫“杀手锏”被发现
2010-07-30 | 作者: | 来源: | 【小  大】【打印】【关闭】
本报讯 记者罗昆娅报道 “7只胡蜂叮死一头牛。”在民间,人或牲畜被昆虫叮咬后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但一直以来人们都找不到昆虫的“杀人武器”。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找到了胡蜂、牛虻过敏综合症的直接证据,揭开了毒虫“杀人武器”的神秘面纱。

  昆虫刺蛰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医学上一个重要的病症,除了导致红肿、瘙痒等症状外,全身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甚至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刺蛰的昆虫主要是昆虫纲膜翅目的成员,包括胡蜂、黄蜂等。但也有部分昆虫包括牛虻、斑虻、猎蝽等,会导致过敏性反应。长期以来,世界多个实验室都对牛虻和胡蜂导致的过敏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胡蜂、牛虻过敏交叉反应综合症的存在,但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医学证据。

日前,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从牛虻唾液腺中分离和识别了两个天然的过敏原分子,并收集了37例牛虻叮咬过敏病人的血清和3例胡蜂过敏病人的血清,检测了这两个分子与病人血清的结合情况。研究发现这两个分子与病人血清反应呈现出80%-90%的阳性率,并且可以抑制病人血清与牛虻唾液腺总蛋白的结合。这是世界上从牛虻唾液腺中首次鉴定出天然过敏原,该研究结果为胡蜂、牛虻过敏综合症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Copyright© 2007-2019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32号  邮编:650223  电子邮件:zhanggq@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