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新内网 | 所政务信息网| 留言板 | mail邮箱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机构设置 科研成果 研究队伍 院地合作 国际交流 研究生教育 学术出版物 党群园地 科学普及 信息公开
科普文章
动物大观
生命奥秘
社会热点
科学考察
科普专著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文章 > 生命奥秘
带你看隐藏在蝗灾等动物团体行为背后的极简规则
2016-04-14 | 作者:王建红 | 来源: | 【小  大】【打印】【关闭】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王建红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没有领袖的团体--就近原则 

  我们生活在团体社会,尤其中国人,从幼儿园、小学开始,“集体主义精神”就贯穿在玩耍、读书、做操、甚至吃饭之中。 

  集体主义并不只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很多动物都有极强的集体主义精神。陆地上的蚂蚁、蜜蜂、非洲大草原迁徙的角马,天空中的大雁、椋鸟,海洋中的鲸鱼和每年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洄游的大马哈鱼……它们都是团体行为的动物楷模。 

   

  1罗马上空的欧洲椋鸟(王建红拍摄于意大利罗马) 

   

  2 罗马上空的欧洲椋鸟(王建红拍摄于意大利罗马) 

   

  3 英国格雷特纳小镇上空,每年冬季,傍晚,欧洲椋鸟在小镇上空盘旋

http://www.52qixiang.com/news/201411/14714.html 

   

  4 英国格雷特纳小镇上空,每年冬季,傍晚,欧洲椋鸟在小镇上空盘旋

http://www.52qixiang.com/news/201411/14714.html 

   

  5 哥伦比亚河内陆河流尽头的大马哈鱼,疲惫而安宁,它们产下卵之后,便在这里终息。(王建红拍摄于美国波特兰) 

  

  6海洋中的群鱼(http://www.wiworld.com.cn/Item/21413.aspx     

   这些动物的集体主义精神绝不逊于我们的国庆阅兵方阵,最神奇的是它们的群体没有领袖,“人人”平等,却高度统一。而我们人类的群体倘若没有领袖,将是一团散乱的乌合之众。为什么动物的群体能够如此协调,仿佛是一只动物在行动,而不是成千上万只动物在行动?  

  意大利科学家站在罗马博物馆楼顶,对入冬之后,每天傍晚在罗马上空肆意狂舞的欧洲椋鸟(European starlings, Sturnus vulgaris)进行录像分析,重现3D模型,最终得以揭秘。谜底可能令你大吃一惊,群鸟们履行着一条非常简单的原则:彼此只看周围大约6只同伴的行为,只要和它们保持一致就行。于是,我们看到,罗马上空的欧洲椋鸟,像巨大的礼花爆炸,在空中绽放,却彼此牢固地粘在一起。随即又像一朵游动的云,飘到其他地方,继续绽放…… 

  仔细想一下,这个规律和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的“六度分隔理论”有雷同之处。1967年,米尔格兰姆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证明,世界上所有互不认识的人,最多只要通过6个中间人,就可以互相知晓。到了2000年后,依然有学者通过互联网证实地球上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建立社交网络的最短路径平均只需要6个人。Jon Kleinberg在数学模型上也证明了这个理论,称之为“小世界现象”。 

  当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一只一只鸟儿,最多通过另外6只鸟,便可以任意和其他人构建联系,这样的网络使我们不禁感叹“世界真小”!这个小世界也存在于我们大脑神经元的微观网络中。     

  魔鬼的瞬间变身--逃避原则 

  电视上报道的蝗灾很可怕,模样丑陋的飞蝗组成浩浩荡荡的大军,所向披靡,它们停留之处,一片狼藉……这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灾害”。然而,蝗虫并非总是露狰狞,它们平时是草丛里可爱而害羞的蚂蚱,颇受小朋友的喜爱。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摇身变成蝗虫“敢死队”呢? 

   好奇的科学家对会迁飞的蝗虫(Locusta migratoria)进行了研究,这种蝗虫独处时是绿油油的大家闺秀,迁飞时是土黄色的敢死队。早先它们被认为是两个物种,直到1921年,才被俄国科学家证明是一个物种,但是有两个形态。 

   揭示蝗虫魔鬼变身的实验很有趣:在一个有限的场地中,当蝗虫数量是20只时,蝗虫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自由走动或跳跃,此为无序状态。当蝗虫数量增加,达到60只时,有序的群体行为出现,蝗虫开始朝着一个方向移动,在场地里打圈。实验中,一位博士后意外发现录像结束时,少了一只蝗虫。他十分惊讶,在蝗虫群变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他把录像带倒回去放,结果发现,蝗虫在互相碰撞中,情绪变得恶劣,继而相互撕咬,从素食者一下变成了凶猛的肉食者,最后一只同类毙命,被吃掉了。 

   如果是碰撞促使蝗虫发怒,那么,它们身体哪一部分负责感受拥挤,从而诱发愤怒呢?用画笔或锯齿刷轻轻刮刷蝗虫身体的各个部位,一分钟刷一次,持续四个小时。最后人们发现,当刷子持续刷蝗虫的后腿,它们变得异常焦躁。而刷其他部位时,它们一般会后退,躲到一边。说明,蝗虫的后腿是它们魔鬼变身的开关之一。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5-羟色胺这种在牛奶中含量很高,可以安神,与人类焦虑、抑郁相关的神经递质,调控着蝗虫的魔鬼骤变。最后,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蝗灾的发生很可能是因为蝗虫彼此害怕被吃掉,所以拼命向前飞。当后面的蝗虫追赶前面的蝗虫,前面蝗虫的后腿受到剧烈“刮刷”,它们便情绪高昂地向前狂奔。于是乎,浩浩荡荡的蝗虫大军形成。此时,它们的体色从柔美的绿色变成日本军服的土黄色,杀气腾腾,急不可耐。而罪魁祸首就是——因为恐惧。 

   大雨过后,植物萌动,大批蝗虫同时达到成年期,此时,过分的拥挤造成彼此咬食现象,为了逃生,大批蝗虫开始乌云般结集,起飞,你追我赶,像疯了一样。可见,蝗灾并不是蝗虫有意为之,而是为了生存的不得已之举。 

   这可谓团体拥挤的阴暗面。就像人群,密度稀疏时,大家彼此离得很远,像气流一样闲散,每个人都很可爱。但是一旦异常拥挤,密度加大,气流变成水流,继而变成固体,流动阻滞,踩踏事件发生。每个人都可能迫不得已变成可怕的凶手,其唯一的动机是逃离恐惧。 

  

  7 蝗虫的体色,左侧是单独喂养的蝗虫,体为绿色,性情温顺。右侧是在拥挤状况下饲养的蝗虫,体色发生了变化,性情开始暴躁(引自文献图片)。 

   

  用画笔刷蝗虫的后腿,将使独居而温顺的蝗虫性情变得暴躁。绿色、黄绿、黄色、红色依次表示画笔刷该部位导致暴躁的程度,从弱到强,刷绿色部位不导致暴躁(引自文献图片)。(Stephen J. Simpson and Gregory A. Sword. Locusts, Current Biology 2008Vol 18 No 9, R364-366.     

  蚂蚁的最佳路径--节省原则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蚂蚁行走的路线,它们从巢穴外出觅食,总是走一条捷径,而不是四面八方到处寻食。它们怎么知道哪一条路最短最有效?它们看得见远方吗?——显然不可能,丁点大的蚂蚁即便站起来,也只能看到前方一点点距离。那么,你会说,它们是靠信息素来导航。的确,信息素是重要的标记,就像小狗走到路边要翘起后脚,撒尿标记一样。但是,这么多蚂蚁,它们如何准确辨别信息素呢?原理也很简单! 

   

  9从左至右,依次是A,B,C路线,可见中间的B路线最短,信息素涂抹得最浓,最终,蚂蚁只选择B路径(王建红修改自网络图片)     

  起初,蚂蚁外出时,并无明确目标,所以,它们分兵出发,我们假设它们有三个小分队,A队走了不归之路——那条路上什么也没有。几小时之内,回来的蚂蚁很少;B队走了不久就发现一块饼干,可能是小朋友吃饼干时不小心掉了一块。B队蚂蚁5分钟到达饼干处,迅速把饼干渣搬运回来,撂在巢内,马上又出发,2小时内可以往返12次,也就是说,信息素在这条路上来回涂抹24次;C队绕了几个弯,最后也发现了饼干,但速度比B队慢一些,单程需要15分钟,2小时来回4次,信息素涂抹8次。一段时间之后,蚂蚁边走边留下的信息素在三个队伍中明显不同,仿佛一只蜡笔,在三条路线中反复涂抹,B路线因为蚂蚁高效,蜡笔来回涂抹得最粗,也就是说,这一条路线的信息素最浓。 

  接下来,拥有小小脑袋的蚂蚁,开始往中间B路线集中,原因非常简单:被浓厚的信息素所吸引。于是,B大道信息素更浓,更多的蚂蚁奔赴B大道,蚂蚁大军逐渐集中,最后就只有一条队伍了。 

  这也是我们在爬山的时候,经常会看见横空出现的一条捷径,“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和蚂蚁的信息素类似,不过我们人类是靠眼睛,小蚂蚁靠的是辨别化学物质——信息素的浓度。 

  人类的物资运输,快递发放,以及汽车导航等其实也是履行这个简单原则,首选近距离。这也是最为节省能量的办法。     

  可见,动物气势磅礴的团体行为,虽然参与者众多,却井然有序,只要履行一些简单的原则就能做到。种种发生在动物的团体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均能觅见踪迹。了解动物的行为,便能洞察我们人类行为的进化轨迹。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移动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07-2019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32号  邮编:650223  电子邮件:zhanggq@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