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执行副主席兼首席科学家Jonathan Baillie与张亚平院士在《科学》上联合发表了题为《与大自然共享发展空间》的社论文章。文章以“人类应该为其它生命留出多大的生存空间?”这一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发端,通过列举一组组令人惊讶的数据,展示了目前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生命形式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人类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未来生物多样性目标,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人类应该为其它生命留出多大的生存空间?”这是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全球总人口为76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会达到100亿。与此同时,人类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2050年,人类对食品和水资源的需求将会翻倍。简单来说,地球上的空间和能源是有限的,人类愿意将多少生存空间与其它生命分享,我们必须给出确切的答案。这是一个值得人类深思的问题,因为它将决定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物种的命运,并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
世界上大约20%的脊椎动物和植物濒临灭绝,主要是因为它们一半以上的陆地自然栖息地被人为退化或转化。此外,我们正在利用其他生命形式的生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对我们更有用的作物和动物。目前,牲畜占哺乳动物生物总量的60%,人类占36%。剩下的超过5000种野生哺乳动物只占全部哺乳动物生物量的4%。这个比例并不令人惊讶:自1970年以来,野生脊椎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了50%以上。无论是从道德还是功利的角度来看,这种自然生态系统的枯竭,都令人极为不安。
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效益所需的空间,大多数科学评估显示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的地区或主要生态系统必须得到保护。但由于对地球上物种数量的了解有限,对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效益也不甚了解,同时面临包括气候变化在内日益增大的威胁,所以很难估计保护现有生物多样性水平并维护现存生态系统效益所需的空间。空间目标将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目标设定的太低可能为子孙后代和所有生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任何评估都必须慎之又慎。
现有的保护水平根本无法达到所要求的水平。地球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土地相对完整,而且这些土地的生产力往往非常低。只有3.6%的海洋和14.7%的土地得到了正式的保护。其中许多保护区“弱不禁风”,没有得到有效管理,三分之一的陆地保护区承受着巨大的人为压力。
在2010年名古屋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上,世界各国政府达成共识,共同缔结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并通过了20项生物多样性目标,即被大家所熟知的爱知目标。第11个目标指出,到2020年,至少17%的陆地和内陆水域,以及10%的沿海和海洋区域应得到保护。目标12倡导防止已知物种的灭绝,目标14倡导保护提供基本服务的生态系统。这些目标提出了一个问题:实现目标11是否足以实现目标12或目标14?目前的科学证据表明要实现这项任务可能还远远不够。
如果我们真想保护生物多样性并确保关键的生态系统效益,各国政府必须制定一个更宏大的保护区议题且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2020年,各国政府将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并制定未来的生物多样性目标。鉴于迄今为止的证据和被低估的影响,我们鼓励各国政府设定最低目标,即到2030年实现30%的海洋和陆地保护,将重点放在物种丰富地区和/或高产地区,到2050年将保护率提高至50%。这将是非常大的挑战,但也是可能实现的,否则将导致大灭绝危机并危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