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都市时报》--藏獒新传,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藏獒品系DNA鉴定技术出炉
2011-11-09 来源: 作者:都市时报记者 李晓静

藏獒的血统是否纯正,3分钟内即可揭晓

藏獒江湖遭遇DNA神术

都市时报记者 李晓静

 

  血统纯正的藏獒幼仔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供图


  藏獒身价昂贵,需要细心呵护 都市时报记者 张玉杰 摄


  藏獒性情凶猛,被咬是难以避免的 都市时报记者 张玉杰 摄


  两只獒正在“交流感情” 都市时报记者 张玉杰 摄


  妥乐村“獒园”养殖的藏獒 都市时报记者 张玉杰 摄


  家犬品系和谱系DNA鉴定证书样本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供图


  这几年来,周先生的生意一直不错。10年前,他搭上了“藏獒热”的顺风车,靠养藏獒发了家,后来投资了矿产业,最近又开始往返景洪购买橡胶地,准备发展自己的“第三产业”。外人看来,周先生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可是他自己最清楚:之所以要涉猎其它行业,是因为“藏獒热”就快到头了。

  今年3月30日,一条从昆明传出的消息震动了业界: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推出的首份“藏獒品系DNA鉴定证书”面世了。这意味着,藏獒的所有遗传信息都可以一览无余,一只獒的血统中是否含有其它犬种的基因,可以被鉴定出来。这也就是说,藏獒的“真”或“假”,终于可以用科技手段进行鉴别了。这项技术将于2012年向市场推广。

  于是,全国大大小小的獒园纷纷开始寻觅出路。

  藏獒身价近年屡创新高

  很少有哪一种动物,像藏獒这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很少有哪一种动物,像藏獒这样被炒出了百万元身价。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全国掀起了一股“藏獒热”。这种原本在高原牧区帮牧民看家护院的犬种,经过人们疯狂的商业炒作,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价格一涨再涨。

  先来看最近几年的几个事例:

  2005年3月20日,在天津市塘沽区举办的天津藏獒犬展示会上,藏獒“金蛋”的身价喊出800万元人民币。

  2009年9月9日,青海玉树名獒“长江二号”以400万元的高价落户西安“盛大獒园”。当天下午,30辆清一色的黑色奔驰轿车前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迎接这只獒。

  2011年3月20日,在第七届中国藏獒展览会上,藏獒“怪兽”以2000万元的天价“转会”至河北江海獒园,震惊业界。

  藏獒的身价如此之高,令外界目瞪口呆,而业内人士却是见怪不怪。资深的藏獒玩家深知其中的道道:“这些所谓的‘名獒’,究竟交易了多少钱,只有买卖双方自己知道,对外想说多少都行。就像我自己的藏獒,你问我花多少钱买的,我永远不会告诉你真实的价格。”

  如今,尽管人们对藏獒的消费已经慢慢回归理性,但市场上一只藏獒的均价仍在10万元左右。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养藏獒依然只是梦想。

  偏远小村藏獒场 老板年入上百万

  安宁太平镇,有个妥乐村。村民记得,从2004年开始,陆续有奔驰、宝马等豪车进出村子。这些车绝大多数都是直奔村里一间占地两亩的大宅,而当这些驾车者离开时,车内不时会发出一两声狗叫。

  渐渐地,村民们知道这间大宅里似乎在卖一种狗。名字很怪,叫“藏獒”,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狗,与常在村里出没的土狗有什么不同。他们只是发现,进出村里的好车越来越多,这间大宅老板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如今,访客来到妥乐村,只要一问:“你们卖藏獒的地方在哪儿?”村民们都会热情地指路。“自从村里有人卖藏獒,我种的菜都好卖起来了。只要摆在村口,这些来看狗的人走的时候常常会跟我买些菜。”村民张大姐一直暗暗高兴,因为狗生意也带动了她的小买卖。

  妥乐村养藏獒的人姓周,是到昆明做生意的贵州人。2001年,他迷上了藏獒。

  “(养獒)当时只是兴趣爱好,后来就越陷越深。”到了2003年,周先生因玩藏獒,欠下了10多万的债务。“那时对藏獒了解得不多,慢慢懂行后,就扭亏为盈了。”2004年,周先生将养在南坝村的几只藏獒搬到了妥乐村,正式做起了藏獒生意,妥乐村因此热闹了起来。

  目前,周先生共养了30多只藏獒,他说,这些藏獒都是他从青海玉树买来的,价格不等,有30多万元的、70多万元的,甚至还有100多万元的。獒主要用于配种,偶尔也卖一两只。最近是藏獒的配种期,每天都会有三四拨人到他的獒园看藏獒,配种一次的价格在1万元到5万元不等,看藏獒的品质而定。去年,周先生的藏獒配种次数为140多次,单这项收入就有上百万元。今年他估计,配种次数可以达到200多次。

  此前有很多媒体做过调查,指出目前市场上的藏獒基本都是杂交的后代,鲜有真正意义上的纯种藏獒,价格也被炒得居高不下。对此,周先生不愿意多谈。“我买的藏獒我清楚,品质肯定没问题。如果以后大家都不炒藏獒了,大不了我继续养着,反正我自己也喜欢。”

  我们在周先生的獒园待了一下午,前后迎来了四拨来看藏獒的人。周先生说,凡是来他这里看獒的人,非富即贵。

  昆明市民杨先生是经朋友介绍,特地来找周先生帮自家的藏獒配种的。他在昆明有套别墅,有一个50平方米的大阳台,5年前开始养藏獒,现在已经养第3只了。杨先生说,每只藏獒的价格都在20万元左右。“等它们老了,我就把它们送到我的工厂去看门,这种狗看家护院很棒的。”杨先生在昆明做建材生意,资产超过千万。他说,在他的朋友圈中,养藏獒很普遍。“这也算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吧。”

  而谈及自家的藏獒血统是否纯正、到底值多少钱,杨先生自己也说不清楚。“花那么多钱买的,应该不会有假吧?”

  其实,不仅杨先生这样的普通藏獒爱好者无法识别,就连周先生这样的资深人士,对于藏獒的真假辨别、品种纯度等问题,也只能凭经验说话,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獒市水太深 爱狗者屡屡上当

  市场上的藏獒真的这么值钱吗?难道没有方法对藏獒的血统进行鉴别?藏獒的价格就任由炒家继续炒作?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推出的“藏獒品系DNA鉴定技术”,正是用来解决藏獒血统辨析的难题。

  从藏獒被热炒,到如今科学界推出鉴定新技术,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刘兵。

  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记得,2003年,藏獒被炒得最热的时候,曾经书写了中国田径辉煌历史的马俊仁教练也对藏獒产生了兴趣,在北京郊区建起了藏獒养殖中心,开始培养另一支“马家军”。正是在这样的名人效应下,很多人也开始玩起了藏獒,在丽江做生意的四川人刘兵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藏獒非常流行,被看作是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只就要七八万块钱。最初是我的一个朋友想要,我就顺口答应买一只送他。”于是,刘兵花了4万元在香格里拉买了一只藏獒送给朋友。可没过多久,大家觉得似乎上当了。“那只藏獒身体很单薄,意志力也很差,一点都没有想象中那种威武雄壮的样子。”

  之后,本来就很喜欢狗的刘兵开始对藏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又花了2万元钱买了一只藏獒,没想到,这一次又被骗了。“我买的是个所谓的‘幼獒’,可随着它渐渐长大,就发现样子和一般的土狗差不多了。”

  接连被骗,让刘兵开始反思:之所以被骗,是因为自己对藏獒一无所知。于是,他开始大量查阅资料,了解藏獒的外貌、习性。与此同时,他还不断进入牧区寻觅真正的藏獒。

  “那时我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到2005年,刘兵已经拥有了40多只藏獒,为此,他还专门在丽江租了块地进行圈养。“这些藏獒差不多花了我200多万元。因为对它们都有感情,我一只也舍不得卖。”随着饲养的藏獒越来越多,2006年,刘兵又投入500多万元,在玉龙雪山脚下修了个藏獒基地。“没办法,这么多藏獒,我总得让它们住得舒服点。”

  花这么多钱养狗,在朋友看来,刘兵完全是“发疯了”。

  在当时,由于名人效应、举办会展、发放证书等手段的炒作,很多藏獒都被炒成了天价,这是所有獒主心知肚明的事。因此,买卖藏獒被戏称为“比贩毒还赚钱的行业”。尽管如此,刘兵还是不愿意卖掉自己的任何一只獒。其实,他不愿卖獒还有一个原因,他发现自己的藏獒和市面上常见的藏獒不太一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长期以来,肥胖臃肿、一身长毛、一张“吊嘴”,似乎代表了藏獒的主流形态。但是,刘兵多次深入牧区,买回来的藏獒却是形态十分“紧凑”的。“我的獒没有那么长的‘吊嘴’,也不会一直流口水,也不会像市场上常见的那些獒一样,人人都可以接近。”刘兵一度怀疑自己买回来的藏獒到底是不是真的,可是在参考了很多文字资料后,又似乎觉得自己的藏獒才是真的。他感到非常困惑。

  与科学家结缘 养藏獒学到大学问

  2007年,刘兵的藏獒基地建成了,但他一直未将自己的藏獒推向市场。“我无法和市场进行交流,当时争议太大,市场上不承认我养的是藏獒。”刘兵意识到,只有用科技手段才能证明到底哪种才是真正的藏獒。于是,他开始到处寻觅技术来为他解开疑惑。

  2008年初的一天,刘兵一直寻觅的机会终于来了。一位朋友联系他,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一名姓李的博士想去他的基地,采集一些藏獒的血样。尽管之前也有些外国研究者联系他,想去基地采样,但他都拒绝了。这次听说是中科院的博士,刘兵同意了。

  “这位博士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当远道而来的李博士见到刘兵的藏獒后,她非常兴奋。“博士说我的藏獒不错,算是她采集的样本中是比较好的,”得到专家的肯定,刘兵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从一开始养藏獒,刘兵就希望能有一种技术对藏獒的血统进行鉴定。通过李博士,他了解到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正在从事这项研究。经过进一步接触,双方决定合作。

  刘兵是幸运的。去年4月30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刘兵的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云南中科藏獒种质资源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旨在充分利用优质的藏獒资源,采用先进的基因分析技术,提供藏獒基因鉴定标准,培育符合国际名犬标准的藏獒品系及规模化养殖。负责技术支持的,正是著名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亚平院士领导的团队。这个团队在家犬的起源与基因多样性等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更是藏獒基因研究方面的领导者。

  “那时,张亚平院士还亲自到我的基地来视察。看他不停拍照,我也很激动,像中了头彩一样!”与昆明动物研究所结缘后,饲养藏獒成为了刘兵唯一的事业,他的藏獒品质也越来越好。目前,基地的藏獒已经达到了140多只。

  藏獒值不值钱,一鉴定便知

  其实,早在2002年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开始对藏獒的起源、遗传基因等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搜集了全国各地的藏獒,以及其它家犬品系的组织样本,通过品种间横向、品种内纵向比较,获得了藏獒独特的遗传信息分子标记文库,从而建立了藏獒品系鉴定标准。

  简单来说,有了这套鉴定标准,就可以对任何一只藏獒进行DNA鉴定,通过比对便可以知道这只藏獒是不是纯种藏獒。如果不是,它含有哪些犬种的血统、成分有多少,都可以了解得一清二楚,甚至还可以为藏獒做“亲子鉴定”。

  这种鉴定很简单,只需要采集一点藏獒的血液、皮毛或唾液样本,3天之内就可以出结果。但是,因为技术还未向市场推广,鉴定价格还没有最后确定。

  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秘书长沈广曾公开透露,2010 年全国成交价格在300万元以上的藏獒有近60只,最高价格为1200万元。这些天价藏獒总计成交金额超过了3亿元,成为中国特种养殖行业中附加值最高、收入最高的养殖业之一。

  有了“DNA鉴定”技术,今后无论藏獒被喊出多高的天价,只要一经鉴定,便可以知道它到底值不值钱。这项技术对藏獒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对于靠藏獒盈利的人来说,却可能是个致命打击——“对外想说多少都行”的把戏没办法再玩了。

  自去年与动物研究所合作后,刘兵也参与到科研人员的活动中,前往各地采集藏獒样本。但他们联系的所有獒园,无一例外,全部拒绝了他们采样的要求。“有的獒园老板干脆实话告诉我们,他的藏獒其实都不是纯种的,有的甚至都称不上藏獒。如果让我们采样,就等于给他判了死刑。”

  “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这些獒园一定会退出市场,给藏獒市场一个健康的经营环境。”这也是李博士最希望看到的。

  现在,除了藏獒的基因鉴定,研究人员还在努力培育符合国际名犬标准的藏獒品系,以及具有不同特征的藏獒亚品系。“虽然现在藏獒的很多遗传基因还不稳定,但我们最终会让其稳定下来。另外,藏獒的服从性差,不能做警犬,但经过品种的优化选育,这在今后都是可以实现的。”

  ●新闻链接

  藏獒繁衍频遭人为干涉

  藏獒,是中国特有的、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之一,起源于海拔3000-5000米的中国青藏高原,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其性情凶猛、体力卓越、忠贞不贰,是高原地区出色的护卫犬种,同时也是现代许多大型名犬(如马士提夫犬、大白熊犬、纽芬兰犬等)的祖先,被誉为“东方神犬”,深受世界犬迷的喜爱。

  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驯化的一个犬种,为了适应这种严酷的生存环境,藏獒在长期的人工选育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稳定遗传的、其它品种犬不具有的特征。例如:发达的肺脏,特异分泌油脂的双层毛发,强劲有力的腭齿,凶猛顽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绝佳的攻击搏斗能力,强悍的自身免疫力,出色的消化功能和饥渴耐受力,甚至连发情次数、产仔数也明显区别于其他品种犬。

  藏獒的诸多优良性状,在以往的世界品种犬形成和发展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大型犬的祖先,其种质资源保留了丰富的与不同生态环境或生存条件高度协调、适应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对藏獒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丰富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社会文明产生重要的影响。

  然而,这样一个优秀的犬种,它的繁衍却频频遭受人为的伤害。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博士说,其实最初人们对藏獒的喜爱,主要是对它那种忠诚、刚毅的“獒性”的一种追求,但后来这种品性被商业化了,藏獒被吹得神乎其神。巨大的商业利益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涉足藏獒市场,任意的人为配种,令藏獒很多优秀的遗传特性白白流失。这也是令所有研究人员十分担忧的问题,“就好比一杯咖啡,如果不断往里面加牛奶、橙汁、可乐等,最后它就不再是咖啡了。”

  研究人员呼吁:对藏獒种质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