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科学新闻——杨晓君:我愿为鹤舞高原
2017-04-06 来源:科学新闻 作者:唐琳
0
  
  1876年,当俄国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在青海湖初见这种颈部1/3羽毛均为黑色的鹤类时,他意识到,眼前美丽的鹤种不属于当时世界上已知的14种鹤类中的任何一种——黑颈鹤第一次被鸟类学界所发现。
  此后,我国鸟类学者对于黑颈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试图通过不断的野外科考追踪,为世人揭开包裹在越冬黑颈鹤身上的谜团,甚至有人甘愿为此奉献毕生精力。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便是其中一个。
  结缘黑颈鹤
  世界上共有15种鹤,中国分布和记录到的有9种。在这9种鹤类中,最为特别的当属黑颈鹤。
  这不仅因为它是最晚被发现的一种鹤类,同时它也是惟一终生生长在高原的鹤,生存环境最为恶劣。正因如此,这种能够适应严酷环境下的鹤类,成了鸟类学家们迫切想去了解和探究的物种。
  此前,杨晓君从未想过自己毕生的追求会与这样一种美丽的鸟类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份好奇、一份关心、一份责任”,就让他与黑颈鹤“同行”了近20年。
  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研究方向资助下,杨晓君及其团队先后在云南大山包、纳帕海和四川诺尔盖对越冬期和繁殖期的黑颈鹤开展野外研究。鉴于当时世界范围内对黑颈鹤的研究十分稀少,因此,杨晓君的研究工作受到了致力于挽救世界范围内的鹤类及其栖息环境的国际鹤类基金会(ICF)的高度关注。
  在ICF的资助与支持下,杨晓君研究团队利用卫星跟踪技术追踪黑颈鹤的迁徙路线,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独立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鸟类进行研究。这次研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与关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诸多主流媒体纷纷进行连续的跟踪报道,在保护研究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以保护黑颈鹤为主的云南大山包等保护区的知名度。
  雪中送炭
  然而,正在一些研究成果开始“开花结果”时,2005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研究方向项目结束,经费短缺成为瓶颈。对于黑颈鹤的研究能否继续进行下去,成为了困扰杨晓君团队的关键问题。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杨晓君为了研究工作的停顿而愁眉不展时,“西部之光”联合学者资助项目犹如雪中送炭,向杨晓君及团队抛出了希望的橄榄枝。
  于1996年推出的“西部之光”联合学者项目,是中组部和中科院共同管理的区域性人才工作计划,其目标正是为了促进西部地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工作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于是,在“西部之光”的鼎力相助之下,杨晓君的团队“绝处逢生”,研究工作得以继续开展。随后,伴随着ICF继续为黑颈鹤东部种群、中国探险协会为黑颈鹤中部种群提供卫星跟踪设备等方面的资助,杨晓君研究组在鹤类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终于得以奠定。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杨晓君带领着团队成员,克服高原环境带来的种种考验,通过应用传统生态学理论,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定点观察,在黑颈鹤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中途停留地开展了一系列野外研究,并利用卫星跟踪、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围绕物种的分布、种群动态、迁徙、行为与保护等开展理论和保护实践的探索。
  最终,这支能打硬仗的卓越团队在探讨黑颈鹤保护机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理以及响应环境变化机制的同时,深入揭示了黑颈鹤的行为和生物学特征及对高寒和高原特殊环境的适应生存策略,圆满出色地达成了研究目标。
  搭建桥梁
  31篇论文,8篇SCI论文,培养出9名硕士,4名博士在绝对称不上热门的研究领域里,杨晓君却带领团队取得了让所有人不得不衷心“点赞”的成绩。
  这样的成绩也带来了直接的科学进步:得益于杨晓君及团队的努力,国际鹤类基金会副主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委员会鹤类专家组组长哈里斯在2014年的报告中指出:“黑颈鹤已经成为目前研究得最为深入的鹤类物种之一。”
  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科研实践,使杨晓君的研究成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而“杨晓君”这个名字在“圈内”也开始越发响亮。但就当掌声与鲜花齐来的时候,杨晓君却感受到越来越沉重的责任感。如何利用已有平台与资源,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黑颈鹤保护工作,成为了杨晓君思考的当务之急。
  2012年,在杨晓君及其团队的号召与发起之下,“黑颈鹤保护网络”于云南昆明正式成立。国际鹤类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相关国际组织,印度、不丹两个有黑颈鹤分布的境外国家,以及中国有黑颈鹤分布的7个省区的保护管理和研究人员携手并肩,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有关黑颈鹤研究和保护的经验。
  之后,“黑颈鹤保护网络”先后在贵州威宁、青海西宁、四川若尔盖、甘肃肃北召开年会,在分享有关信息和交流相关经验的同时,更搭建起一座黑颈鹤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之桥。
  “‘西部之光’为青年人才扎根西部踏踏实实做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谈及“西部之光”,杨晓君至今依然心怀感激。他对《科学新闻》记者说:“没有西部之光,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我将努力回报社会,将自我实现与社会贡献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它的信任。”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