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的丰富实践和显著成果》媒体见面会,在COP15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A厅举行。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杨宇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等人,向包括红星新闻在内的各大媒体介绍了绿孔雀、滇金丝猴、亚洲象等物种的保护情况。
云南20余种极小种群
野生植物脱离灭绝威胁
2005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倡议保护极小种群物种,经过10多年的探索,目前云南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恢复现状如何?
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杨宇明介绍,2005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极小种群”保护倡议,2010年云南省政府批准实施《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之后的“十三五”期间,林草、科技、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了大量工作,实施了120多个保护项目。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方面,通过实施种群保护及栖息地修复等措施,对自然保护区和其它就地保护点内的67个植物物种进行了科学管理和保护。
杨宇明介绍,“十三五”以来,云南建立了30个保护小区(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突破了36个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在人工繁育基础上对61个植物物种开展了迁地保护,对16种累计3万余株极小种群植物进行回归种植。目前,云南20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通过就地、迁地和回归等抢救性保护措施得到了有效保护,脱离灭绝威胁,达到了拯救目标。
具体而言,云南重点加强动物栖息地保护与建设,全省共划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保护区等11类、362处自然保护地。在保护地外,还分区域建立了以绿孔雀、印度野牛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小区或社区公益保护地。同时,建立健全了亚洲象、滇金丝猴、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绿孔雀等极小种群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全面巡护监测体系。
“云南将编制《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2021—2030)》,出台《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未来10年聚焦101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拯救保护工作,着力实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从物种资源收集保存到野外种群恢复壮大的根本性转变。”杨宇明说,云南将持续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人工繁育和回归,组织实施一批极小种群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修复项目,进一步提升栖息地质量,加快实施绿孔雀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确保极小种群物种种群数量稳步快速增长。
保护好云南的鸟
对保护好全世界的鸟很重要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晓君是一名鸟类学家,他从专业角度,介绍了云南鸟类多样性特点及云南在鸟类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海拔高差巨大、地形地貌复杂,使云南拥有从热带直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也相应拥有复杂而丰富多彩的生境类型,各种各样的鸟类在这里均可找到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并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鸟类物种多样性。
“我们在2017年发布的《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鸟类》中记录的鸟类有945种,约占我国鸟类的70%,而据我们最新的整理工作显示,云南的鸟类物种数已经超过了1000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9%左右,如果与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相较,云南一个省记录的鸟类物种数就可媲美全球鸟类最丰富的前20位的国家,其拥有的鸟类物种数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3以上,并且有6%以上的鸟类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他介绍说。
杨晓君称,除此之外,云南还是鸟类物种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是世界两大自然地理区(古北区和东洋区)的交汇区,也是东南亚和南亚鸟类北扩进入中亚的必经地,“比如现在已经扩张到江西、甘肃等地的钳嘴鹳,就是从云南北进的。”云南同时也是南亚、东南亚和北亚、中亚鸟类的重要陆地迁徙通道,云南有40多个被称为鸟王山或打雀山的鸟类迁徙重要聚集地,“由此可以看出云南省在世界和中国鸟类保护中的重要性,所以说保护好云南鸟类也就是为世界和中国鸟类做出的重大贡献。”
杨晓君介绍,多年来,云南省林业主管部门在鸟类的保护方面做了诸多的工作,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云南在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上的特点,一是初步形成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已全面禁止一切非法捕猎活动;三是划建的360多处自然保护地,成为保护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四是不但进行了两次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还开展了一些专项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并在各保护区常年实施科研监测、救护繁育、保护教育等工作;五是解决冲突有保障,在全国首个实施野生动物损害补偿保险制度。
一只鹳嘴翡翠
带来50万元经济效益
杨晓君还分享了他的鸟类保护故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自1959年成立以后至今,几乎是不间断地开展云南鸟类多样性考察工作,并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云南鸟类志》的编撰工作,基本查清了云南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家底。”他说。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思想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申请和承担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课题5的工作,开展“花(海菜花)—鱼(大理裂腹鱼)—鸟(黑颈鹤和雁鸭类)”三类旗舰物种共生互养生态廊道修复工程,结果显示,这种“花-鱼-鸟”生态修复模式效果显著,大理剑川剑湖鸟类多样性增加,除紫水鸡群体扩大外,还首次记录到彩鹮自然繁殖,并在越冬期拍到黑颈鹤群体的照片,这是近20年当地首次记录到黑颈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开展的黑颈鹤保护工作,不但使黑颈鹤成为我国9种鹤类中唯一种群增长的鹤类,2020年还被IUCN将其从易危等级降为近危,摘掉了“受威胁物种”的帽子。该单位在云南省林草局支持下开展的绿孔雀保护工作,也使我国野生绿孔雀种群稳中有升,并建立了纯种的笼养绿孔雀种群。
“鸟类若得到保护,还能带来经济效益。”他提到,2017年10月16日,德宏州盈江县那邦镇那邦湿地出现了一只鹳嘴翡翠,这只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的鸟类,在那邦湿地停留了197天,至少吸引了295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专程前来观测、拍摄它,据推算,这些吃住在那邦镇的鸟友,至少带来了50万元的经济效益。这不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证明。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盈江县的石梯村,这里居住的景颇族和傈僳族群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早期多以狩猎为生,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石梯群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很多曾经消失的珍稀鸟类又回到这里筑巢安家。野外调查发现在其他地区难得一见的犀鸟,竟有3种在该区域繁殖,也是我国唯一一个目前可以观看到4种犀鸟的县份,由此成为“中国犀鸟谷”。
为了切实保护好现有的犀鸟种群,林业主管部门聘请当地村民,将其从猎人转变成犀鸟的守护者,同时通过种植树木、建立专门用于观鸟拍鸟的观察点等方式,改善人和鸟类的栖息环境,为观鸟爱好者提供向导和吃住行服务,据统计,平均一个“观鸟点”可为村民带来2至4万元的收入。加上政府通过边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投入3000多万元,将石梯村这样一个山高路远,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山寨和观鸟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