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海拔高差巨大、地形地貌复杂,使云南拥有从热带直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以及相应的复杂而丰富多彩的生境类型,使各种各样的鸟类均可找到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因此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并形成了其特殊性。
2017年发布的《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鸟类》中记录的鸟类有945种,约占我国鸟类的70%,而据最新的整理工作显示,云南的鸟类物种数已经超过了1000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9%左右。云南拥有的鸟类物种数占到了全国鸟类种数的2/3以上,并且有6%以上的鸟类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思想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申请和承担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课题5的工作,开展“花(海菜花)—鱼(大理裂腹鱼)—鸟(黑颈鹤和雁鸭类)”三类旗舰物种共生互养生态廊道修复工程。
这种“花—鱼—鸟”生态修复模式效果显著,大理剑川剑湖鸟类多样性增加,除紫水鸡群体扩大外,还首次记录到彩鹮自然繁殖,并在越冬期拍到黑颈鹤群体的照片,这是近二十年当地首次记录到黑颈鹤。在云南省林草局支持下开展的绿孔雀保护工作,也使我国野生绿孔雀种群稳中有升,并建立了纯种的笼养绿孔雀种群。
为了很好地说明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渐成为普通群众的共识,举两个例子说明。2017年10月16日在德宏州盈江县那邦镇那邦湿地出现了一只鹳嘴翡翠,这只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的鸟类,在那邦湿地停留了197天,至少吸引了295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专程前来观测、拍摄它,据推算这些吃住在那邦镇的鸟友,至少带来了50万元的经济效益。小小的一只鸟,为当地带来了50万元的收入,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证明。
盈江县的石梯村,这里居住的景颇族和傈僳族群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早期多以狩猎为生,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石梯群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很多曾经消失的珍稀鸟类又回到这里筑巢安家。野外调查发现在其他地区难得一见的犀鸟,竟有3种在该区域繁殖,也是我国唯一一个目前可以观看到4种犀鸟的县份,由此成为“中国犀鸟谷”。
为了切实保护好现有的犀鸟种群,林业主管部门聘请当地村民,将其从猎人转变成犀鸟的守护者,同时通过种植树木、建立专门用于观鸟拍鸟的观察点等方式,改善人和鸟类的栖息环境,为观鸟爱好者提供向导和吃住行服务,据统计平均一个“观鸟点”可为村民带来2至4万元的收入。加上政府通过边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投入3000多万元,将石梯村这样一个山高路远,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山寨和观鸟天堂。
这两个例子都是国家提倡的生态文明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