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云南日报:更多绿孔雀徜徉碧水青山
2021-10-14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
     近日,梅里咏恒童声合唱团将其原创歌曲《绿孔雀》的音乐短片上传到了微信视频号上,受到广泛关注。“绿孔雀曾是广泛存在于华夏大地的‘神鸟’,现却成为濒危物种。保护绿孔雀,不仅有生态价值,也有文化意义。”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研究员杨晓君介绍,绿孔雀分布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据考证,河南省曾发现5000多年前的孔雀化石。直到明朝,广东、广西还有绿孔雀分布。绿孔雀分布萎缩至云南,基本上是清朝以后的事情了。

  据2019年至2021年度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绿孔雀的种群数量为555只至600只。198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将绿孔雀列为受胁物种,1994年定为易危物种,2009年提升为濒危物种。如今,作为云南的旗舰物种,绿孔雀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生存数千年的美丽物种

  “很多人都会把绿孔雀和蓝孔雀混为一谈,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杨晓君研究员说,绿孔雀的冠羽是直直向上的一簇,每根羽毛像柳叶似的;蓝孔雀的冠羽则呈扇形展开,每一根羽毛像一个小小的羽毛球拍。绿孔雀从脖颈到胸前有非常明显的绿色铜钱状斑纹;蓝孔雀的脖颈和前胸却是一片蓝色的丝状羽,没有鳞状斑。绿孔雀的脸颊为黄色和宝蓝色,蓝孔雀的呈白色。此外,绿孔雀的翅膀呈蓝色或绿色,蓝孔雀的翅膀则有黑褐色花纹。“这样,从冠羽、颈部、脸颊和翅膀就可直观地分清绿孔雀和蓝孔雀了。”

  2018年,在做绿孔雀全境调查时,杨晓君发现目前许多动物园或养殖机构里饲养的并非是纯种绿孔雀,基本上是蓝、绿孔雀的杂交个体。一组长期研究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绿孔雀在云南的种群数量约为800只至1100只;2014年至2017年,中国绿孔雀野生种群数量则不足500只。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绿孔雀的身影曾广布于华夏大地,数千年来一直被视为尊贵与吉祥的象征。从《山海经》《诗经》到汉乐府诗词,中国古代文学中频频留下歌咏绿孔雀的文字;从唐朝铜镜、宋代瓷器到明清官服,均会用绿孔雀的形象锦以凤袍、绣以花翎。

  谈到为梅里咏恒童声合唱团创作《绿孔雀》这首歌曲的背景时,作曲家方兵老师曾感慨:“绿孔雀已成为中国人心中凤凰的化身,以它为原型的凤凰图腾,早已渗透于华夏大地的文明之中。”可是,在我们还没来得及真正了解它们时,绿孔雀的身影已仅能在我省20几个县的极少数地区觅到。

  绝不能让这个已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年的美丽物种成为追忆,对于绿孔雀的保护,引起了积极关注。

  持续加大保护力度

  记者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为保护和拯救野生绿孔雀,我省于2009年将绿孔雀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已累计投入1227万元专项资金,主要采取5项措施,持续加大对绿孔雀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力度。

  在我省建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中,有7个保护区有绿孔雀分布,包括国家级保护区2个、省级保护区2个、州市级保护区3个。分布于保护区内的绿孔雀种群数量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我省5个州(市)6处绿孔雀重要栖息地,林草部门通过红外相机和视频监测相结合的常态化监测体系,陆续组织实施了绿孔雀野外种群调查和巡护监测项目。2017年完成元江中上游绿孔雀种群现状调查、2018年完成全省绿孔雀种群和分布调查、2020年至2021年实施全境调查监测。通过对年度数据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保护对策措施。

  同时,强化栖息地保护与修复也是保护绿孔雀的主要举措。近年来,我省不断探索保护地外栖息地保护模式,依托普洱市卫国国有林场管护近300公顷绿孔雀栖息地;在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境内划定了面积约1410公顷绿孔雀保护小区,组建了专门巡护队伍等。同时,还在重要栖息地实施了外来物种清除、补水、补食等修复试点项目,通过提升栖息环境适宜性,促进野外种群增长。

  依托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建设绿孔雀人工繁育基地,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开展绿孔雀人工繁育研究。针对绿孔雀分布区周边村寨,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进村入户、进校园等活动,倡导周边群众开展绿色种植,不播种包衣种子,繁殖季节减少人为干扰活动等,提高群众保护意识。

  绿孔雀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据省林草局数据显示,2018年云南绿孔雀种群数量为485只至547只;2019年至2021年数量为555只至600只,其中野外绿孔雀种群以元江中上游流域的河谷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种群数量最大,由于保护措施得力,种群处于稳定增长态势。杨晓君介绍,通过一系列努力,目前我省绿孔雀的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栖息地质量明显改善,“政府-社团-社区”共管的示范成效显现,绿孔雀人工种群初步建立。

  据多个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和视频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省绿孔雀种群部分区域有转移扩散的趋势。2015年,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绿孔雀仅零散分布在2个片区,种群数量不足40只。2019年,该保护区内的适宜分布区内均发现了绿孔雀,种群数量也已稳定维持在100只以上。在礼社江上游流域又重新发现了绿孔雀种群,且显示出种群扩散迹象。新平县腰村绿孔雀栖息地共管保护小区的监测结果也显示,3年间绿孔雀从23只增长到41只,栖息范围正逐年扩大。另外,玉溪市玉白顶自然保护区、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洱市卫国国有林场的绿孔雀种群数量也在恢复增长中。

  2018年以来,我省加强了对绿孔雀栖息地的巡查力度及人员管控力度,尽力减少人为干扰,有效保护了绿孔雀栖息安全。在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先后开展实施绿孔雀物种保护等项目9个;停建水电站1座;拆除在建和建成水电站各1座;整治矿区6处。在植被恢复中,考虑到绿孔雀的生活习性,部分地区采用“乔-灌-草(豆)”相结合的措施,以增加绿孔雀栖息地和食源。2020年,将绿孔雀潜在栖息地进行整合优化,优化后的恐龙河保护区面积增长近1倍。

  2017年10月,在新平县腰村探索制定了由基层林草局牵头、民间公益环保机构和社区共同管护的栖息地保护方案,探索一条非保护区背景下绿孔雀与社区和谐共存的保护新模式,以社区建设激发村民自愿保护的意愿,去实现社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方共赢。推动村民采用新式蜂箱养蜂,组织系列培训和现场指导,使社区居民增收,从而将社区居民与绿色农业、良好生态环境紧密关联。经过3年实践,社区群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保护区内的绿孔雀种群数量明显增长。

  如今,在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内,21只绿孔雀已产卵100余枚,并孵化出27只雏鸟,经过基因组学鉴定的纯种人工种群已初步建立。“绿孔雀的种群恢复非常有希望。”杨晓君对此信心满满。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