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行动派”
本报讯 记者王姗报道 “生物多样性保护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低碳出行、绿色消费,做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派’。”昨日,COP15陪您“云游青山绿水间”云采访“城市生物多样保护履行者行动、我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在COP15新闻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博物馆的专家进行了主题分享。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否只是科学家们的任务?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在主持人的提问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表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架的生物多样性之美世界。李维薇介绍,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真正成了人类主要的栖息地,是人们真正意义上的“家”。“如果城市中没有生物多样性,将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降低,人们将缺乏清洁的水源,呼吸着污浊的空气,缺乏可供欣赏的风景。”李维薇介绍,城市中到处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绿地、林地、公园、湿地、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小区里的绿化带、学校操场旁的花丛,随处都可以发现生物多样性的身影,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管理,可使城市及其周边的居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受益。
“自然界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灵感源泉。”李维薇介绍,物种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我们熟知的仿生学发展就离不开丰富而奇异的生物世界。飞机来自人们对鸟类的模仿,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火箭升空是受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的启发,雷达来自蝙蝠的超声定位原理,还有木工使用的锯子也是根据锯齿草改进而成,起重机的挂钩源于动物的爪子。李维薇呼吁,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派”,如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践行光盘行动,随手关灯,循环利用水资源,做好垃圾分类,拒绝野生动物植物制品等。
现场,主持人还通过视频连线正在COP15云南展厅备展的展览负责人上官法智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博物馆长吴东东、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博物馆鸟类研究者刘鲁明,跟随他们的脚步,大家可以看到云南展厅中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元素,如香料植物、种子墙等,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博物馆的鸟类、大象、滇金丝猴等动物标本,感受云南多姿多彩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推动物种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本报讯 记者张怡报道 昨日,COP15陪您“云游青山绿水间”云采访“生物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COP15新闻中心举行,业内专家围绕民族植物学、野生菌资源、玉米产业发展,探讨交流云南优势生物资源发展模式及成果。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中国民族植物学开创者裴盛基从自己与民族植物学的机缘谈起,分享了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观和谐发展的案例。他介绍,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整体,人类可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但不良行为又会减少生物多样性。
现场连线中,裴盛基介绍了近期在民族植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他带领研究团队从石斛的植物活性化学成分、古代应用等方面出发,开发出以食物作为天然原料的护肤品,并采集原生材料进行人工种植,确保了资源的可持续。此外,他们以在西双版纳发现的一种驱虫草药为原料,研发了驱蚊油等产品,推动物种资源可持续利用。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谷类作物。连线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番兴明坐在放有玉米塔的办公室里,给在场人员讲起了玉米的故事。他说,玉米是发展畜牧业重要的优质高产饲料,对云南省畜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省内玉米长期以来只能满足70%左右的需求,加之病虫害种类多,给玉米生产带来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30多年来,番兴明潜心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深入田间地头 ,成功解决了玉米种子同质化等重大技术难题。他率领团队研发的科技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43亿亩,为提高山区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高原湖泊
治理成效显著
本报讯 记者郭曼报道 昨日,COP15陪您“云游青山绿水间”云采访“高原湖泊生态修复”在COP15新闻中心举行,两位专家详细介绍了20多年来云南高原湖泊治理取得的成效,而这些治理经验可为国内外很多湖泊的治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孔海南已经70岁了,他长期从事湖泊流域污染控制与治理,他和他的团队帮助一度面临蓝藻暴发的洱海逐步恢复往日风采。1996年洱海大规模藻华暴发,孔海南赶到时藻华已经退去,洱海还有数十平方公里的“水下森林”,但仅仅两三年后,“水下森林”就消失殆尽。孔海南解释说,“水下森林”的面积越大,意味着湖水的水质越好。洱海水环境恶化引起国家高度关注,洱海保护被纳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孔海南成为项目负责人那一年,他才58岁。
在孔海南和同事看来,洱海问题的根源——面源污染是一些散落在洱海周边的“小”污染积累起来的。洱海沿湖及流域绝大多数村落、旅游服务场所几乎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这些污染是导致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大面积种植大蒜等大肥、高药农作物,近14万头散养奶牛带来相当于300万人口产生的污染也是污染的源头。孔海南团队利用土壤净化槽技术,可将污水处理为一级B类水标准排入洱海,一套污水处理系统每天能处理污水250吨。同时同步进行了产业转型,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正在慢慢替代之前污染大的产业,为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孔海南团队的多年努力下,洱海水质由浊变清,连续多年保持在国家Ⅲ类水质标准。随着生态逐步恢复,销声匿迹多年的大理鲤鱼、海菜花等洱海特产又见踪影,甚至还出现了过去从未在洱海停留的鸟类新物种。
鉴于云南土著鱼类保护的严峻形势,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长期致力于云南土著鱼类研究。基于长期对云南高原湖泊生态学的研究积累,杨君兴提出了“花—鱼—螺蚌—鸟”的新型生态修复模式,运用于滇池、洱海、程海和杞麓湖等高原湖泊的水生态修复,该研究成果获国际著名学术刊物Science报道和肯定。杨君兴介绍,“花—鱼—螺蚌—鸟”模式中,花是以海菜花为代表的大型水生植物,鱼是以滇池金线鲃为代表的云南土著鱼类,螺和蚌是高原湖泊特有的水生底栖生物,鸟是以黑颈鹤为代表的湖泊湿地鸟类。这种立体生态修复模式,不仅能实现湖泊生态治理与土著物种保护相结合,同时对湖泊的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生态系统缓解环境污染等都有重要作用。杨君兴表示,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特点,与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不同,要充分利用本土的动植物、微生物,帮它们构建起良好的生态关系,从而起到修复生态的作用。而这些经验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些中国经验或让世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