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的翼展和尾羽,标志性的黑顶黄喙红足,一只黄嘴河燕鸥稳稳地落进生态摄影师朱边勇的镜头里。他已连续6年在云南盈江拍到这种精灵的身影。
黄嘴河燕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内已发现的种群数量不足10只。6月10日中午,他甚至拍到了河燕鸥与黑鸢高空“斗法”的珍贵画面。
冰清玉洁着薄纱,一湖静水一湖花。这几天,有高原湖泊“水质风向标”之称的海菜花,屡屡在新媒体端口“霸屏”,经典童谣与今日美图,重新完美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云南考察,希望云南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牢记嘱托,近年来,云南各地干部群众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驰而不息。
高原湖泊重放异彩
早七时,“老昆明”陈昆生背上装满摄影器材、雨具、水杯、干粮的行囊,走出家门,开始今天的环湖徒步之旅。离他家向北不足600米,就是与大观公园连为一体的滇池绿道。
新建的绿道完全贯通后,将串联起滇池沿岸的54块湿地,总长将达到137公里。“想不到啊,几年前还是像绿油漆一样发臭的草海,会有这份景致!”陈昆生感慨。
与此同时,世代居住在草海边的李云丽、杨祖英和李应兰,收拾好工具,从船房河明亮的水波中,无声地划出铁皮船,开始一天的工作。
她们都是昆明市西山区“巾帼打捞队”的成员。“一片片湿地建起来,水体自净能力强了,浮藻少了;地面与水体间有绿道隔离屏障,白色垃圾也减少了几十倍。”李云丽告诉记者。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昆明市实施“退、减、调、治、管”五个支撑性举措,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实施牛栏江向滇池补水工程,通过修复滇池面山、流域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以及滇池湖滨退塘退田等,真正实现了“湖进人退”。
2016年,滇池水质由持续了20多年的劣Ⅴ类改善为全湖Ⅴ类;自2018年,上升为Ⅳ类,为30年以来最好水质。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他强调,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两年后,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记者走进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远眺西山睡美人,黛墨如画。
“实施环湖截污、防浪堤拆除等工程,湖水越来越清;景观上,新增了清香木、桂花等本土树种,环境更和谐了。在湿地二期,每天都有钳嘴鹳等珍稀鸟类光顾。”昆明市官渡区湿地管理中心负责人巫国莎说。
记者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目前,云南湖泊、水库水质优良率为82.2%;九大高原湖泊中滇池草海水质类别由Ⅳ类好转为Ⅲ类,洱海水质类别由Ⅲ类好转为Ⅱ类。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现
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坚定扛牢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责任,云南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发展。
2017年,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9年颁布实施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2020年发布了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经过多年努力,云南自然保护地体系日趋完善,90%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66个,85%的重要物种得到保护。”云南省科学技术院院长阮朝奇说,全省建立了包括自然保护区、基因库等在内的遗传资源保护体系,驯化天麻、灯盏花等20余个药用植物品种,引种了以南药为代表的多种药用植物。
在司法审判领域,依法审理因水电站建设导致绿孔雀等濒危野生动植物生境面临重大风险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前至损害发生前,首创全国首例预防性公益诉讼的裁判规则;依法审理在滇池非法捕捞水产品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保障长江十年禁渔禁令实施,服务九大高原湖泊治理……
在大理,各族干部群众抢救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效日益凸显。
2021年,洱海全湖透明度达到1.78米,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也日益显现,春鲤、杞麓鲤、裂腹鱼等鱼类又重现身影。2021年洱海水鸟调查共记录到64种水鸟,占全国水鸟总种数的21.6%,生态环境趋稳向好。
朱边勇镜头下的珍稀鸟类品种在逐渐增多。“作为祖国西南的生态屏障,云南边疆的绿水青山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美好画卷。”朱边勇说,他最大的感受是近年来人的变化,捕猎者少了,护林爱林的人多了,曾经濒临灭绝的花鸟,才得以重现人间。
长期投身高原土著鱼类保护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云南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君兴团队,基于对云南高原湖泊生态学研究的长期积累,提出了“花—鱼—螺蚌—鸟”高原湖泊生态修复新模式。
如今,杨君兴团队的成果,已从论文和实验室的“生态缸”,变成了滇池东岸宝丰湿地的实景,并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室外考察点。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2-06-16 第5版 总书记足迹——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