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未来组”遗传与进化前沿交叉论坛第七场成功举行
2019-01-08 来源: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

  2019年1月4日早上,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在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报告厅成功举办了“未来组”遗传与进化前沿交叉论坛第七场报告。论坛有幸邀请到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Antonio Torroni教授和Ornella Semino副教授,以及德国汉堡大学的Hans-Jürgen Bandelt教授。本次论坛由姚永刚所长主持,研究所数十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Antonio Torroni教授以“Origin of Native Americans: A paradigmatic case for mitochondrial DNA studies”为题进行了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基于线粒体基因组重建的人类起源和迁徙历史,包括人类何时走出非洲并通过何种路线迁徙进入不同大洲等问题。接着,他重点讲解了线粒体基因组所揭示的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历史,尤其介绍了美洲印第安人的mtDNA的建群类群及其迁徙时间和扩散路线。Ornella Semino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The first peopling of the Americas: the Y-chromosome perspective”,主要从Y染色体的角度研究美洲印第安人的父系遗传历史。首先,她介绍了如何基于测序数据更新美洲印第安人Y染色体建群类群(C和Q)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鉴定出美洲印第安人特有的支系。进一步基于这些支系推测美洲印第安人的迁徙时间和路径,这些群体事件与考古研究所揭示的文化和气候事件十分吻合。这两位老师的报告分别从mtDNA和Y染色体角度探究人群历史,使我们对群体遗传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着,Bandelt教授以“Can ancient DNA alone suggest when and how people settled the Americas? - The clash between archaeology and human genetics”为题,探讨了仅用古DNA是否可以准确推测美洲印第安人的定居历史这一重要问题。他认为,综合气候学、线粒体DNA、考古学和古DNA推测人类最早定居美洲的时间(16500年前-17000年前)较为可靠。但是,关于人类如何在美洲定居的其他问题,如美洲印第安人祖先在何处发生分化,经历了一次还是多次迁移等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Bandelt教授认为仅用古DNA是不足以阐明这些问题的,而跨学科的交流和研究则显得十分必要。 

  三位老师的精彩报告给在场的师生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知识盛宴,到场师生们纷纷踊跃提问,与报告人热烈探讨,现场学术交流氛围异常活跃。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