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五届青年学者论坛第五场,在茨坝园区205报告厅如期举办。本系列论坛旨在加强青年学者、研究生学术交流,拓宽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本场论坛邀请到了毛炳宇研究员、蒋学龙研究员、盛能印研究员、刘振研究员、王晓爱副研究员、李玉春副研究员、谢海兵副研究员担任评委;此外,还特别邀请到来自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张世华研究员作特邀报告。一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
首先,特邀嘉宾张世华研究员作了题为“Deciphering spatial domains from spatially resolved transcriptomics”的精彩报告。主要包括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分析大规模生物数据集和发现新的生物模式的计算方法相关的研究,同时展示了将计算方法应用于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数据的研究结果,以回答有关基因调控的具体问题。
在学术带头人报告环节,刘振研究员结合自己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共同探讨了蝙蝠适应性复杂性状的进化发育解析,解析哺乳动物蝙蝠的翅膀如何演化而来的,寻找蝙蝠前肢发育相关的潜在调控元件,并和现场师生展开了讨论交流。
在青年骨干报告部分,来自进化基因组学与基因起源学科组的董志巍、适应性进化与进化医学学科组的殷利夺、鸟类学学科组的吴飞、真核细胞进化基因组学学科组的吕章夏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示,报告题目分别为:(1)几种特殊演化地位昆虫的发现;(2)表观遗传转录调控及其在复杂性状演化中的作用;(3)东喜马拉雅鸟类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空间格局及解析;(4)宿主范围“宽窄嵌套”的三种贾第虫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评委老师就相关科学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提出了若干意见建议,并进行了点评和打分。最终评出,吴飞获得报告一等奖,吕章夏获得二等奖,董志巍和殷利夺获得三等奖。最后各位评委针对本次报告进行了总结和综合点评,并且鼓励在场的研究生积极参加,积极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大胆交流自己的科研感想。
至此第五届青年学者论坛第五场顺利结束, 期待在接下来的论坛带来更多优秀的报告和更巅峰的思维碰撞,也期待更多师生的热情参与。
张世华研究员线上报告及刘振研究员报告
评委及报告人合影
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