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耄耋之年的叶智彰,已是满头华发,但回忆起科研之路时,依然双目炯炯。从沿海城市广东来到边疆云南,只因为当时国家需要科研人才,他便义无反顾来到昆明,在距离昆明市区十多公里的郊区花红洞养猴搞研究,一做就是35年。他将自己最宝贵、最朝气蓬勃的35年献给了昆明动物所,伴随她一路成长。
年轻人 到哪里都要有一腔热血
叶智彰老家是广东的,1958年9月从广州中山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工作。当时,中苏有一个科技合作项目,昆明动物所要开展灵长类研究,主要内容是小剂量慢性电离辐射对人类遗传的影响。“国家需要,年轻人到哪里都要有一腔热血。”就这样,叶智彰便毅然决然来到云南。
来到云南后,叶智彰被告知要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现名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从事与医学有关的科研工作,科研内容包括放射生物学、抗辐射药物研究和辐射遗传学研究,实验对象就是他后来研究了35年的猴子。
在得知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内容时,叶智彰迫不及待想去工作单位看看,但当时科技水平有限,科研力量薄弱,工作单位还没建起来,于是叶智彰一干人等就先去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学技术去了。在北京学习了半年左右,掌握了放射性同位素内照射和外照射诊断与治疗技术。
1959年4月,叶智彰回到昆明,花红洞的实验室、猴房和宿舍都建起来了,只差放射性钴源室和放射治疗机室还在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紧接着又调来9位科研人员、实验室人员、器材采购人员和动物饲养员,同时在昆明也招收了几位饲养员。
1959年7月,叶智彰和金安礼两人把第一批20多只猕猴押运到花红洞新猴房,赶工实验室橱柜和实验台,加紧采购实验用器材和试剂,同时生物物理所调来一批器材。就这样,实验室初见雏形,叶智彰就此在花红洞开始了以猴子为主要实验对象的科研之路。1959年底开始开展科研工作时的初始规模已达16人。
阿尔辛尼娃和叶智彰合影
花红洞 一待就是35年
那时,昆明动物所坐落在离市区10多公里的筇竹寺后花红村花红洞,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交通极其困难,生活艰难,但叶智彰还是坚持在花红洞工作了35年。
早期在花红洞工作的时候,单位没有汽车,每到星期六晚饭后,叶智彰和同事几个人就约伴从花红洞走路下山到黑林铺,然后坐公交车进城与家人相聚,星期日下午4点又匆忙搭公交车到黑林铺,再从黑林铺爬山回花红洞。走下山要一个小时,爬上山要一个多小时,回到花红洞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些年。后来单位上有了卡车,家在昆明的人就在星期六晚饭后乘卡车进城,星期日傍晚或星期一早晨乘卡车回所里。又过了很长时间,又有了大客车。直到1988年单位搬迁到城里之前的最后几年,才有了每天早晚接送职工的班车。
尽管山上的生活条件、交通都有了改善,但花红洞的生活、科研条件依然很简陋。期间,很多科研人员提议要搬到市区,有的则是去了别的省份,人才流失严重。仅1978年至1983年,坚决要求调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就达57人。
叶智彰其实也有过调离的想法。当时他的爱人在广州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叶智彰想过要不要调去爱人的单位,可是转头一想,自己已经在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了,如果调过去工作内容上会有差异,离开研究所心里也有不舍,所以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在花红洞。
1961年初,位于昆明西郊玉案山花红洞的生物工作站全景
近20年 灵长类生物学研究室成立
1959年花红洞完成基建工程,建成了猴房、实验室和从事放射生物学研究的放射性钴源室。1959年7月,叶智彰等人把第一批猕猴运到花红洞新猴房,开始饲养猕猴和装备实验室。这是我国第一个大型实验用养猴场,也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灵长类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基地。
上世纪60年代,实验室逐步开展了猕猴的驯养繁殖、疾病防治、血液学、放射生物学、抗辐射药物的防护作用,以及灵长类形态学、神经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和分类与分布等研究。到1965年,又新建了一批猴房、实验室和大量的放射性钴源室,同时增加了一批兽医专业、遗传专业和动物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规模发展到了数十人,灵长类学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
1961年建立研究室建制。原生物站部分成为第二研究室即生物物理研究室,研究内容包括放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主要以猕猴和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1963年,在二室的基础上又分出第三研究室即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叶智彰从二室转入三室。1965年,动物饲养场从二室分离出来,成为第四研究室,研究内容包括猕猴的饲养管理、生长发育繁殖和疾病防治研究。
1966年,“文革”开始后,二、三、四室合并在一起组成“任务组”,叶智彰担任血液组组长,承担国防科研任务,以猴子为实验对象进行抗辐射药物的研究。1973年,所里恢复了研究室建制,原一、二室不变,增加了第三研究室即昆虫室和第四研究室即动物毒素室,叶智彰被安排在四室蛇伤防治组,同时兼做几种蛇毒毒素的利用研究。
1980年,第五研究室即灵长类生物学研究室正式成立,把从事有关灵长类研究的课题题组集中在一起,这是研究内开展得最早而作为室建制成立得最晚的研究室。此后,叶智彰就在灵长类学研究室专门从事灵长类形态与进化研究直至1993年退休,并担任了一届研究室副主任。
苦研多年 获28项成果奖
自参加工作以来,叶智彰参加了灵长类生物学、猕猴血象和骨髓象、蛇伤防止和蛇毒利用研究、猕猴形态学、我国几种灵长类动物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比较形态学等21项研究课题,在这些研究课题中,由叶智彰本人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就有12项。
研究所的灵长类生物学研究,据1990年统计,经过32年的历程,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在出成果和出人才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人才方面,当时有高级科技人员13人、中级科技人员10人和初级科技人员16人(其中硕士8人),此外,还有博士研究生1人、在学硕士研究生7人和一批科研辅助人员,另外还为国内有关单位输送了一批科技人员,成为这些单位的业务骨干。在专著论文方面,出版了《长臂猿解剖》、《中国灵长类染色体》、《猕猴》、《猕猴解剖》、《实验猕猴的疾病防治》、《金丝猴解剖》、《树鼩生物学》、《叶猴生物学》、《树鼩基础生物学与疾病模型》9部专著,在国内外发表了研究论文250余篇。在成果奖方面,获国家、云南省、中国科学院和研究所成果奖共28项。
到现在,叶智彰已经从研究所退休了25年。近几年每年所里组织离退休职工新年团拜会时,所长都会作报告,介绍动物所各项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每当听到研究所的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做出了一批具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SCI级别的论文,总感到无比欣慰,赞叹今非昔比!”叶智彰说。
昆明动物所建所六十周年人物访谈 - 叶智彰
昆明动物所建所六十周年人物访谈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