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28日,“社交行为健康: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转化”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昆明动物所联合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集团”)、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会议聚焦生物医药和生物制造领域,共同探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张教林主持。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姚永刚致辞并介绍了昆明分院基本情况,希望各方共同携手,发挥好云南的资源优势,助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尚朝秋介绍了云南发展资源型产业的优势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表示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共同研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国投集团战略科学家马延和表示,希望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及云南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共同构建“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转化”全链条协同创新机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赋能云南产业发展。会上,国投集团生物专班组长郭忠杰介绍了国投集团历史沿革、业务板块等基本情况。昆明动物所副所长吴东东、昆明植物所所长普诺·白玛丹增从历史贡献、学科优势、使命定位、平台建设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两个单位概况。
会议邀请了多位专家及企业代表作主题报告并参与研讨。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作《以家犬为模型的社交行为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主题报告,他从以家犬为模型研究人高级社交行为的生物学机制、构建新体系的挑战与机遇、产业化愿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赖仞、孔庆鹏、王国栋、正高级工程师高云,云南大学研究员张子杰、赵卉,昆明植物所研究员吴明一,沃森生物mRNA疫苗BU总经理李薇等专家就抗抑郁药物研发、抗衰老蛋白研究、天然药物研发、纳米药物研发、大动物服务产业规划、大动物模型转化医学研究基地建设、免疫平衡调节剂“虫草”的生物智造以及合成生物学在疫苗领域的应用等作主题报告。与会人员还围绕以上报告内容深入探讨科研与产业对接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下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下基础。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调研了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及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等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国投集团、昆明动物所、昆明植物所、云南大学、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项目团队成员等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