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选择了滇金丝猴。此后,我的一生便与之红绳相系,永远相依相伴。

那是1987年的下半年。当时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领导刚把我由昆虫研究室调到灵长类研究室工作,但具体让我干什么还未最后定。因为那时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必须一切服从上级安排,绝不可以由着自已的性子来。 

这天下午,我收到一封来自德钦县科委主任俞润清的信。未及拆开,我的心里就嘀咕开来:老俞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

老俞是前两年我在德钦县进行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工作时所结交的一位好朋友,是一位当地藏族干部。他心地善良、为人实在,不管你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他会都尽最大努力去为你做。当时,我曾经请他留心为我们研究所搜集一些滇金丝猴的骨架供解剖学研究用,难道他这么快就把这事给办妥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在信中讲的就是这事。他告诉我他就在德钦县的街上购买到12架完整的滇金丝猴骨架,因骨架还比较新鲜,正在生蛆发臭,叫我尽快去他那里去把这些骨架取回来。

得知这一消息,我马上兴匆匆地向我的“头”,当时的灵长类室主任彭燕彰教授汇报这一情况。

彭主任是位老研究员,曾担任我们研究所研究员评委会主任,他主要从事灵长类解剖学研究。当时,他正为滇金丝猴的标本太少的事在犯愁。一听这消息,不禁喜出望外。当即对我说:“小龙,你赶快去德钦,把这些标本取回来!越快越好!”

德钦,其藏语意为“极乐太平”,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最北的一个县。它北靠西藏的芒康县、西连西藏的左贡县、察隅县及云南的贡山县,南接云南的维西县,东临云南的中甸县和四川的巴塘县和德荣县。其县城升平镇位于澜沧江边一个很高的山谷当中,海拔3350米,是云南省境内海拔最高的县城。从昆明到德钦虽说只有892公里,但当时我们必须乘4天汽车才能到达。

离开昆明的第四天下午,我所乘坐的公共汽车刚过距德钦十来公里的乌鲁底村。一转弯,就远远望见德钦县城坐落在一条大山沟里,城周围三面环绕高山,山上的植被很不好,远远望去,几乎都是光的;另一面是一条大沟,蜿蜒曲向澜沧江干流。这种景象,很容易让人想到《智取威虎山》里的“夹皮沟”。所有第一次到德钦来的人,对它的第一印象都从这里开始,总会以为在这里生活会很不安全,每当雨季来临,就会担心发生滑坡和泥石流。我清楚地记得1985年夏天我第一次到德钦县出差时,正遇上雨季。当时我的这种心情就特别明显,随时都处在一种提心吊胆的状态。记得有一天我正独自一人呆在县招待所的一间房内,天上正下着倾盆大雨。突然,从德钦西山上传来一阵阵山崩地裂的巨大响声。我当时就想,可能要垮山了。我在招待所里新结识的一位从中甸(迪庆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来德钦出差的迪庆州计委的李副主任也对我说:“老龙,我们要密切注视那边山沟的情况,如果泥石流下来了,我们就得赶快向侧面这座山上梁爬去,逃命要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