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整个事件的最终结果竟然会令人十分欣慰。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同志对奚志农信中所提出的请求──“救救滇金丝猴和他们所栖息的原始森林”十分重视,当天就作出了批示,并在批示中深有感触地说:“云南省林业厅奚志农同志的信大概是出于无奈而发出的最后呼喊。” 他要求林业部立即着手处理这一问题。于是,林业部立即组建了工作组,由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施纪武先生任组长,亲赴现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
这封信首先得到了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全力支持,全国政协委员、“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首先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然之友”支持奚志农同志保护滇西北原始森林》材料,印发给有关会员,并通过全国政协反映到各有关政府部门。当时的刘济民副秘书长、姜春云副总理、国家环保局解振华局长、云南省和志强省长等十多位负责人也都对此事作了重要批示。
接着,科学界也表现出了积极态度,中国灵长类专家组也为此写了专题报道,登载在1996年第一期《灵长类研究通讯》上。
然后,《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科技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林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都相继报道了这个问题。
后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新闻学院、人民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云南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学生和研究生所组成的“96大学生绿色营”又高举绿色大旗于1996年暑假来到了白马雪山,再次为滇金丝猴的生存而大声疾呼!北京城内的数百名大学生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点燃了200多支蜡烛,默默地为远在西南边陲原始森林中的那200多只滇金丝猴的生存祈祷。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区区200多只滇金丝猴和一片原始森林会牵动着那么多人的心!会有那么多人来主动关注滇金丝猴的命运,为他们的争取生存权益而奔走疾呼!
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在中央有关部委的干预下,施坝林区这近二百平方公里的高寒暗针叶林及其中那二百多只滇金丝猴终于被保护下来了。后来这一林区和其南部的另外两大林区——萨马阁林区和戈摩若林区一道被划入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其总面积由原来的1,900余平方公里扩大到2,800多平方公里,使滇金丝猴家园的生态安全保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这件事给我的教育和震动都很大。最初,奚志农跟我提出要通过向社会呼吁的手段来拯救这片森林的想法时,我还有点不相信社会舆论这种手段在中国真有这么大的作用。然而,这活生生的现实终于使我明白:保护事业应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事业,保护生物学的若干问题也不应该只是向我们这种埋头于科研的人把它关在“象牙塔”内来进行讨论的问题,而应该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否则,我们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将永远得不到社会认可,也只会给自己带来终生遗憾!所以我们每一位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都应该走出“象牙塔”,积极参与到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活动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