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老龙,我们已经到了格里格勒。”
“老张,猴群就在你们附近,请仔细搜寻。”
老张、老蜂和任博士昨天就通过无线电天线定位,知道猴群的大致位置,所以老张和老蜂今早比我们先出发,奔着那个方向而去。他们都是山里人,走得飞快,我们这些城里人根本跟不上。十多年前,由于经常在野外跑,我是能跟得上老张的。但这最近几年,我呆办公室的时间多了,体能明显下降,再也不可能跟得上我过去的这些大山里的朋友了。
又过去了一个小时。对讲机里又传来老张的声音:“老龙,猴群就在格里格勒。”
格里格勒就是我们前方的那条深沟。格里格勒是傈僳语,即陡峭无比的地方。
“猴群又到了那里,看来我们今天也只能听到它们而已。要想亲眼见到猴群恐怕是不可能的了。”我心中嘀咕道。
对于那条山沟,我是再熟悉不过了,也记不清我在那里曾经走过多少遍。那是1989年的春天,是我第一次来到老君山上找寻滇金丝猴。当时,我曾在这老君山上呆过5个月,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留下了我的脚印。那时,这条山沟就是猴群活动最频繁的地方,所以也是我当年走得最多的地方。这里山势奇陡无比、云、冷杉林高大挺拔,多在40米左右,且其树冠浓密。这是滇金丝猴最理想的栖息地,它不仅能为猴群丰盛的食物,更能为它们提供庇护场所,以逃避天敌和人类捕杀。可是,在那一带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地方可以对猴群进行直接观察。特别是今天,这表面郁郁葱葱的林海之下的许多地方已经有着一尺来深的积雪,远方的山峦均已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透过眼前那束束墨绿色的冷杉树冠,我们还是可以看得见藏在林下的雪地。滇金丝猴是高山暗针叶林中的精灵,对此它们当然不在乎。根据我们过去对它们的研究,即便是在冬天,他们也总是生活在远离人类干扰的高山之颠。对于它们,人类的猎杀远比寒冷的冰雪可怕得多。它们可以靠自己身上的高质量的“裘皮大衣”来抵御寒冷;而面对人类的猎杀,它们就只能是束手无策,避而远之。它们可以在树上飞来跃去,可我们这群来自城里的人们,要想在这积雪的林中穿行并赶上猴群,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神话。
万般无奈,我只好长叹一声,说道:“辅文,我们今天就此收工吧。反正我们今天这趟山也没白爬,已经证实这两个GPS项圈佩戴者都还正常地生活在猴群中间,我们今后这一两年的GPS跟踪是有保障的了。当然,我们今天也看到了,即便是用GPS无线电跟踪技术,在野外观察研究滇金丝猴仍有相当的难度。还请您多体谅宝平在山上工作的难处,尽可能多给一些关心、支持和古励。”
接着我又通过对讲机,告诉老张此次行动的目的已经达到,我们不打算继续前进,并请他们也赶快回营地,停止这次严冬“雪山林海”深处的探险行动,以免发生任何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