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老远的跑到这山里来,不是来为自己或帮别人找媳妇的,而是专门来此找寻这山里的一种很特殊的猴子。
老贵老母地处师井村北部,是一个半山上的傈僳族自然村,是师井村公所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离村公所大约有十来公里,需步行两个多小时。全村有150多人,虽说全村只有不到30户人家,但全散布在一面坡上,东有一户,西有一户,住得很分散,从村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至少也要半个多小时。
进村以后,带我来的人告诉我,如果要具体打听猴子的事得去找一位叫蔡沙发的老猎手。于是我顺着他们指给我的路,很快就找到了老蔡的家。进得家门一看,老蔡还未回来,家中只有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他们都听不懂我的话,但似乎对我这个不速之客还是态度不错的。他们把我让进家门,并端来茶水。
老蔡的家只是一个简单的平房,室内显得十分简陋,家庭用具很少,都是些每天必用的东西。屋内大厅的一端是一个地火炉,其中支着一个铁三角,其上放着一口大铁锅,火炉边还摆着一个久经烟熏火燎的大口缸,这是用来烧茶用的,旁边的一个无门木柜中还放着少量碗筷。这些都是每个傈僳族家庭必备的东西。只不过有的人家富裕些,东西就多一些,穷的人家,东西就少一些。有的富裕家庭可能会有三口或四口锅,而穷的家庭可能只有两口甚至一口锅。如果锅少,生活可能就不太方便。比如,你可能要把猪潲先煮好,再将锅洗净,这才能用它来做饭。在后来这些年的滇金丝猴野外考查历程中,我还真的遇到过好些确实是全家只有一口锅的傈僳族家庭。
过了一会儿,他家来了许多年轻女人,他们似乎有些羞怯地向我张望着,还不时在说着什么。我此时就像一个“乡巴佬”来到了外国,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议论什么。我估计,无非是因为我是外地人,使她们有一种好奇感吧。反正我一个大男人,也用不着害羞,就端坐在那里,让这些女人们品过够吧。
黄昏时分,老蔡回来了。他年近四十,瘦瘦的个头,但显得十分精干,他的汉语说得很流利。后来,我才知道,他年轻时曾在部队干过好几年。
他这一来,这才解开这许多女人来到他家看我之谜。原来近几年,常有外省人到这山里来找“媳妇”。而这山里的年轻女子都以为“嫁”到外地就能“享福”, 也很愿意离开这穷山沟。所以,一有外地人来,许多人就主动送上门来让其挑选。这次,她们以为我也是来找“媳妇”的,于是都跑到我的面前来,期望找寻到一个能得以出山的机会。其实质就像我国各大城市中那些想通过寻偶出国的人一样。只不过一个是想方设法出山,另一个是想方设法出国。
弄清是这回事后,我笑着对老蔡说。“请你告诉她们,我只有向她们表示抱歉,让她们失望了。因为我不是来为自己或帮别人找媳妇的,而是专门来此找寻这山里的一种很特殊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