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从猎手到滇金丝猴守护神
 

滇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刚从狩猎社会步入农耕社会不久。在这里实施野生动物保护行动实在是难之又难,行政命令和空洞说教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当地民众的觉醒才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根本出路。

他,过去是一个偏远小山村的普通猎人。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俩不期而遇,从而结为终生知已。

“动物生态学家”和“猎人”看起来似乎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概念,怎么也不会把它们扯到一起。然细细想来,就会发现:地球上最早的动物生态学家其实就是猎人。猎人要猎取野生动物,就必须要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否则就打不了猎,也就不可能维持他们自己的生计。世界上最早的动物生态学知识就源于此,只不过经过“笔杆子”们的系统整理而已。而且亦有些猎人他们自己就是名符其实的动物学家。如世界上最早研究鲸鱼的一位科学家查尔斯.斯卡蒙先生(Charles Melville Scammon),就曾是一位著名的捕鲸人,经他捕杀的鲸不计其数。但令他流芳百世的并不是他所卖出的无数吨鲸制品,也不是他那建筑在鲸尸堆上的财富,而是他那世界上最早有关鲸鱼生态行为学的专著。

老张姓张名志明,是居住在丽江老君山上的一位纯朴的傈僳族村民。他是一位“全能”的野外向导。说他“全能”是因为他做饭、木匠、石匠、看病、电工、开车、修路、建桥样样在行,而且人特别勤快,总是忙前忙后,一刻也闲不住。所以,他是我过去二十余年所遇到的最佳当地助手。

我们的第一次遇是在1989年的春天。那是我第一次前往老君山调查滇金丝猴。此前,我曾多次来到丽江了,但从来没听丽江人谈到过滇金丝猴。

记得我第一次到丽江是1983年的金秋,当时我对丽江古城的印象并不太好。这主要是那年丽江恰遇多年不遇大旱,黑龙潭里的泉水全部干涸,古城内的水渠全部成了名符其实的阳沟,哪里见得到“三河穿绕城,家家清水流”之美景。现在每当我看见丽江城内游客盈门、生意红火,总会回忆起当年的那种情景,真心希望每个丽江人和从世界各地汇聚到这里观光客都能真心关爱这里的自然美景和古朴文化遗产。千万不要再出现黑龙潭干涸、玉河水断流的凄凉景象。

这次我到丽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弄清这里究竟有没有滇金丝猴。与我同行的还有一位叫郑学军的年轻人。他当时年仅21岁,毕业于南京大学,是昆明动物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他这次跟我一道前来主要是想先体验一下野外生活,并寻找做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