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林业局应最熟悉丽江山林,找他们打听准没错。于是我满怀着期待闯进了当时的丽江县(现已改名为玉龙县)林业局的大门。
当时的丽江县林业局长老高对我的来到非常高兴。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告诉我林业局对滇金丝猴的事也并不清楚。因此,也希望有我这个专家来帮他们弄清这个重要问题。
面对这样的回答,我心中难免犯起了滴沽。连林业局都不知道滇金丝猴,那就再指望能从城里的其他居民那里打听得到有关滇金丝猴的消息了。看来,一切只能全靠自己了。但我内心坚信丽江境内那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当中一定还存在着美丽的金丝猴。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美水美人更美。”其实,这句话还应加上“动物也一定美。”因为动物和这里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都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晶。只要这种原始生境尚未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栖生于其中的动物原居民就一定还能有少数尚存世间。
但眼下我应往哪里去找呢?路又在何方?丽江虽然是一个小县,当时人口仅二十多万,面积也只有七千多平方公里,但如果只是盲目地在山上漫无目标地乱闯,瞎找一气,也总不是好办法。于是我只能在林业局里借助其林业信息汇总来确定的行动方向。经过仔细分析,我把目标地锁定在丽江西部的老君山地区。这里有着丽江境内最大面积的林区,茫茫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石头乡正处在这一地区的腹地中心。
我和郑学军随即购置了足够我在山里住上二、三个月的大米、干菜和一些盐腌肉便乘客车向石头乡进发。现在乘车从丽江到石头只需一个多小时,可当时我们乘座的那部客车却在路上整整摇了五个多小时。可想而知,以前的公路有多么难走。那时的石头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一个小村,一条小街长不过百米。整条街上也只有一个不足5间客房的一个小旅馆。我们只好别无选择地住在那小旅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