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儿。”我指着刚才发现小白点跳动的地方答应着。那里离我们大约有四五百米。
“我怎么没看见?”忠泰次里这一问,把我也给问住了。我刚才发现小白点跳动的地方现在确实没有任何动静。难道是我刚才看花了眼睛?这种事在野外寻找猴群时是会经常发生的,我们常常会把风吹树枝晃动误认为是猴子跳动。一般我们在此之后几分钟后发现仍无动静的话眼睛就转向其它方向搜寻。但这次我还是固执地朝那里张望着,希望我刚才并不是看花眼睛。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我觉得好像又有一个小白点在那里动了一下。“对,就是在那儿!忠泰次里,快用望远镜往那儿望。”我再次向忠泰次里喊道。
这时,我俩的眼睛都在注视着同一个地方。只不过,我用的是肉眼,而忠泰次里用的是望远镜。因为我只有一副双筒望远镜,而忠泰次里的眼睛比我的要尖一些,所以我一般就让他使用望远镜。肉眼观察的好处是视野宽,而望远镜则能对准一点进行仔细观察,对目标加以确认,但要把镜头视野对准目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又过了十来分钟,我又发现一个白点跳动,接着再闪了一次。“没错,猴群就在这儿!”我兴奋地又一次忠泰次里喊道。这次,我已确信,决不是看花眼了。
“好大的一个猴群呀!”忠泰次里终于把他手中的望远镜头视野对准了目标。他也兴奋地叫出声来。
又过了几分钟,目标越来越明显,猴群离我们的距离又近了一些,只有三百多米了。这时,忠泰次里把望远镜朝我递了过来。“猴群确实很大,老龙,你也从望远镜中看看吧!”我从忠泰次里手中接过望远镜,向目标望去。现在,由于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从镜头里找准目标也不显得那么难了,我很快就从望远镜里看到了猴群。从镜头视野里可以看到十几只滇金丝猴站在冷杉树冠上,正在不断用手往嘴里塞着什么东西。显然,他们是在取食,但吃的东西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马上在我的脑海里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过了一会,猴群移动的速度变缓了,好像有要在那里过夜的打算。这时,我看了看手表,时针已快移向五点,也就是说,夜幕就要降临了。我转过身来对忠泰次里说道:“我在这里跟踪观察着,你先回希艾底去背水做饭。待天黑猴群不移动时,我再回来。”
忠泰次里走后,我独自继续观察着。这时,猴群仍在缓慢地移动着。但并没有继续向我这边靠近,与我始终保持着300多米的距离。
又过了半个小时,眼见得天色就要全黑下来了。我看到猴群中的多数个体已“上床”休息了,整个猴群大约也不会再移动了,于是急忙赶回希艾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