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在我脑海中定下来后,我觉得我此次上山选点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了,心上所悬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了下来。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忠泰次里回到我这儿。这时,猴群已经基本平静下来,继续他们正常的觅食活动。我俩也就不动声色地继续观察他们的活动,同时对猴群还拍了一些照片。这天下午,这个猴群的“先头部队”离我们最近时只有五六十米的距离。但由于我们所携带的照相设备不行,我们没法照出理想的照片来。当时,我和忠泰次里所用的都是理光-10X相机,我用的长变焦镜头为70-300mm,而忠泰次里用的仅为70-210mm。我们把镜头拉到顶,猴子在镜头中仍显得很小。此外,由于经费有限,我只带了两个胶卷上山,我俩只能一人用一个。开始我们见到猴子时,就马上拍照,以为现在不照就没有机会了。可是,后来当猴群来到离我们只有五六十米的地方的时候,我们的胶卷已经用完了。这时,我们只好干瞪着双眼,望着猴群在我们面前无拘无束地觅食。
我们想再有机会能对这个猴群计数一遍,就不动声色地跟踪观察着猴群。按说,猴群是不应该发现我们的。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就在黄昏即将来临的时候,猴群忽然搞起了一次“急行军”。这可把我们弄得不知所措了。因为按他们的去向,将会离希艾底越来越远,我们要想在第二天再来跟踪他们就难了。我们开始还是紧跟了一阵,但是,越来越跟不上,后来干脆失去了跟踪目标。望着猴群远去的大致方向,我仔细地思考了一会儿。我想,我这次上山的主要目的是搞清这个猴群的大致数量和确定一个以后长期进行滇金丝猴研究的营地。现在,这两个目的都已达到。当时已进入11月下旬,大雪随时都会下来。这意味着我随时都会被封在山里。再说,我们即便能追上猴群,要想观察他们,第二天也必须转移营地。因为当时没有牲口在身边,要转移营地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此外,我们所剩的食品虽然还可以再坚持两三天,但如果花上一天的时间来搬迁营地,在那最后的一两天内能否保证跟踪上猴群也未一定。所以我临时决定这次考察就到此为止。这次考察为我们后来在崩热贡嘎建立滇金丝猴长期研究营地以及完成对这个滇金丝猴群生态行为学年周期的观察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