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猴群都不往我们这个方向过来了,我们也只好往回走。但我们往上爬的速度显然比猴群慢得多。当我们爬回早晨对猴群进行观察的位置时,整个猴群都已移到对面坡的后面去了,我们也只好跟踪而去。很快,我们又跟上了猴群。我们选好了一个较理想的观察点。这里,还是与整个猴群保持三四百米的距离,可以对整个猴群的活动进行监视。但这样,我们始终也无法对这他们进行计数。我们单凭感觉判断,估计这个猴群是不小的,因为他们活动所散开的范围直径也有五十米以上。
到下午三点多钟时,科达次里沿着山间小道从尼隆顶回来了。此时,我们的观察点就正在从尼隆顶至希艾底的必经之路上。我们远远地就发现他一面走,一面东张西望。显然,凭着他对滇金丝猴群的敏感,肯定已经发现了他们。走到近处,他才看见我们。他向我们示意猴群就在这儿。我低声告诉他,我们从昨天下午就发现了猴群并且一直跟踪着他们。
我们低声聊了一会儿,科达次里突然提出:“我们该吃午饭了。”我们这才想起,我们是早晨五点多吃的早饭。从那以后到现在,一点东西都还没吃呢。只是先前由于一路追踪猴群,心情太激动以致完全忘记了饥饿。这会儿他一提起“午饭”二字,我们马上感到确实有点饿了。
于是,我们马上开始用“饭”。 这顿午餐还显得特别丰富:工作包内的食品袋里还有一些冷饭团,柯达次里也带来一大块乔麦饼和一瓶蜂蜜。
吃完午餐,我们发现猴群已完全翻到对面山后去了。为了方便明天的跟踪,我们决定绕到猴群前面去,使他们再返回这里。
这次我们的运气就不是那么好了。因为对面山后多为高大乔木林,我们在林中行进,无法对周围进行观察。不知不觉,我们就走到猴群中间去了。这次,是猴子看见我们,而我们却完全看不见他们。只听到周围,这也有猴子跳动的声音,那也有猴子跳动的声音,但我们就是看不见他们,就像在做“瞎子摸鱼”的游戏一样。后来,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较理想的观察点时,猴群已完全不在我们的视野里了。
好在根据刚才听到的他们在树上跳动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够判断得出他们的大致去向。这时,天色已晚,而我们必须在天黑前把猴群的宿营位置找到,否则,明天就不好跟踪猴群。于是,我们只好再次估摸着向他们逼近。
终于,我们在黄昏时分又找到了猴群。此时,他们离我们只有200多米的距离,正在忙着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次采食。一般说来,这是对他们进行观察的最好时机。不一会儿,天色就逐渐暗了下来,许多猴子都为自己找好了睡觉的位置。我们在观察点上对猴群周围的地势进行了最后一次判断,把明天早晨我们将要对猴群进行观察的位置确定好后,也就开始返回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