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床”之后,我们又准备了一些干柴放在棚内。最后,我们取了一背包水回来搁置好。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万里无云,阳光普照大地,白天,就是在这么高的山上,气温还常达10度,可一到晚上,气温就会降到零下10度。第二天清晨在太阳升起之前,往往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这时,水井里的水全都结成了冰。所以我们在早上是不可能取到水的。
第二天,我们虽起得不算晚,天一亮就起来,但起床后又前后共花去了近两小时才吃完饭。因为我们晚上取回的水在早晨全结成了冰砣,我们用了很久的时间才把冰砣烤化,这样才能做饭。现在是日短夜长,早上7点多才天亮,下午5点多就天黑了。白天的时间是很宝贵的,这样一弄,我们找猴子的时间就没有多少了。经过这个教训,我们决定,每天的早饭必须在头一天晚上就做好,第二天早晨只需把锅里的饭烤热就可以吃了。这样,我们就可多赢得些工作时间。
原来准备的一个月的食物已只能坚持最后五天了,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找到猴群就只能凭运气,就看机会是否还会再次降临于我?
我们在山上连续搜寻了两天,也未发现猴群的踪迹。这时,我们的向导科达次里也不免焦急起来。因为我们只剩下五、六天的食品了,如果在这几天当中还发现不了猴群,我们这次考查又要以失败而告终了。于是柯达次里跟我说最好是兵分两路,他到尼隆顶那边去找找看,我和忠泰次里继续在这附近找。尼隆顶我们营地北面的一个只有5户人家的小山村,从希艾底到尼隆顶需步行五、六个小时,所以柯达次里不可能当天赶回营地。他告诉我,要在第二天下午时分才能回来。对此方案,我当然同意。因为我们兵分两路可以增大找到猴群的机会,此外,柯达次里也许还能从那个村里找到一些有关猴群的消息。
柯达次里走了以后,我和忠泰次里也随即出发,继续我们的搜寻。这天,我们在山上又差不多转了一整天,仍未发现猴群的最近活动踪迹。我们只好结束今天的搜寻,准备返回营地。到下午4点多钟时,我们来到一个叫崩热贡嘎的山脊。这里是森林的上限边缘,周围已没有森林,全是一二十公分高的匍匐状石南灌丛,所以,这里的视野很开阔,往四周放眼望去,大片森林尽收眼底。从这里离希艾底很近,只有20多分钟的路程了。我们从早上出发,一直都不停地走着,我想就此机会歇息一会,同时也可以顺便在这里向周围的森林扫视搜寻一番。
我躺在石南灌丛上,眼睛在对山下的大片冷杉林一层层地有规律地扫视着。突然,在极远的前方,我感到有个小白点跳了一下。我立即敏感地对忠泰次里说:“我们这些天到处找滇金丝猴,他们不就在这里吗?”
“猴群在哪里?”忠泰次里马上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