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这道山梁一直缓缓下坡,最后来到叶日村的另一个小山村──东水。这里的海拔高度比容堆还要低,全村的平均海拔大约只有2400米。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就从这村旁流过,河上有两座小桥,由东水前往崩热贡嘎必须经由其中之一过河才能到达。我在过桥时再次看了看随身带的海拔表,表上显示为海拔2300米,而崩热贡嘎的高度却在海拔4300米以上,所以由此河到我们此次“行军”的终点还须登高2000米左右。眼见得天就要黑了,所以我们只得在抗沙村的季节性临时住房处(海拔2700米)歇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向上攀登。两个多小时以后,我们来到抗沙村的白塔庙时。这时,我一时兴起,就绕着白塔转了三圈。其他人见我这般,也纷纷绕白塔转了三圈。

不一会儿,我们很快就来到了柯达次里的家门口。当时,他正在家里,一见我们这支队伍走来,马上前来把我们接近家中。反正我们之间早就是老熟人了,相互之间也就不会彼此了。所以我一坐下就马上对他开门见山地向他表明:请赶快把家中的活计安排一下,今天就必须和我们一道到崩热贡嘎去住两个多月。此外,还要帮我们在村中请两个强劳动力上山去修建营地。

对此,他十分爽快地一口就应承了下来。我们在柯达次里的家里只是随便吃了一顿午饭就继续向崩热贡嘎进发。从这里开始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许多。

又过了近五个小时,我们的这支“豪华的考察队伍”终于到达崩热贡嘎。其实,这所谓崩热贡嘎只是当地牧民上山放牧路上的一个隘口,这里此时根本没有任何可供人居住的地方。有时,当地牧民在赶着他们的牲口到高山牧场途经此地时偶尔也会在此露宿一晚。这也就是我们需要请人上来为我们建一个长期野外研究基地之故。其实我心里的这个基地也就只是一个十分简陋的棚舍而已。

我们把崩热贡嘎再次审视一遍之后,决定继续向前行时,暂时先住在希艾底的牧棚,待我们把崩热贡嘎营地的简易木楞房建好后再搬过来。这也是我们在上山之前早就想好的对策。对这里的情况,我在两年前踏查这个猴群时早就心中有数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