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的事情并非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人的工作成效越大就证明他所出的力越多。如:我们这样的野外工作,其实最累的时候也就是看不到猴群的时候。因为我们看不到猴群就只得拼命地到处去寻找他们。而当我们能看到猴群时,我们就可以很好地静候在原地不动地观察他们。这样,我们反而会轻松得许多。象今天这样,我和柯达次里很快就找到了猴群,所以我们两人今天就不会感到特别累。而忠泰次里和昂翁次称他们两个今天就不可能再遇上猴群了,所有他们今天肯定会比我们累得多。

但事情并不永远都是如人所愿的。我们在出外去寻找猴群时,总是希望能迅速找到他们,但有时就是找不到他们,整个猴群好象已从这片土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可就在我们十分沮丧之时,他们又好象突然从哪条地缝里钻了出来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记得我们后来有一次,也是在崩热贡嘎,硬是有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没有见到这个猴群。当然,这实际上还是我们对这个猴群的活动范围并未全部了解之故。可是要真把一个猴群的活动范围都了解清楚,可不是一件随便就能办到的简单事情。即使对一个猴群跟踪上一年,仍不能掌握其全部活动范围。这是因为滇金丝猴群的活动范围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们在每次出外寻找猴群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滇金丝猴的活动范围特别大是其生态行为学上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这是由于他们那独特的食性所决定的。我们在后来对他们的观察中发现普遍存在于高海拔地带森林树枝上的黑色松萝──一种树挂地衣是他们的主要食物。对于大多数灵长类动物来说,其主要食物一般是阔叶树的枝、叶或果实。而这些东西都有着明显的年周期性。如:这些阔叶树一般都是一年一发芽、一年一换叶或一年一结果的。因此,多数灵长类动物的活动范围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年周期性。这也就是当前所有有关灵长类动物的活动范围的研究都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个年周期的观察的原因。一般说来,把动物在一个年周期当中的所有活动地点的全部集合就看成其全部活动范围。可是动物活动范围的这一定义对于滇金丝猴却不适宜。因为滇金丝猴的食物──黑松萝并不存在着这样的年周期生长节律。当黑松萝被猴子取食后,并不一定在一年后就能全部重新长出并恢复原样。所以一般滇金丝猴群的活动范围很可能都会超出其一年当中的活动地域。

我们对这个猴群继续观察到天黑前夕,看到他们都已在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这才悄然向我们心爱的猴群“告别”,离开我们的“观察点”,向崩艾希走去。

当我们回到营地时,已是下午七点多了,我们两人虽然在这一天当中仅吃了很少的一点干粮,但一点也未感到饥饿。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今天的运气实在是出乎意外地好,使我们特别兴奋,因而忘却了饥饿。此外,我们今天由于很快就遇上了猴群,所以体力消耗并不太大,因而也就不会感到饥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