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营地建设事宜都安排妥当之后,已经差不多11点钟了。虽然这时已近中午,但我们不能再考虑再回希艾底去做午饭了。因为在山上做一顿饭是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的,所以我们在山上工作是不可能考虑一日三餐的。不然的话,除去做饭和吃饭的时间以后,就没有多少时间来做工作了。对此,我们是早有准备的。我们在上山之前就已预备了许多饼干、压缩饼干等干粮。我让大家在早餐后每人都带些干粮在身上作为午饭。因为我们的下一顿饭一般都在天黑之后才能开餐。我让为我们搭建木棚的四位当地藏族老乡开始砍树,然后我们其余四人就兵分两路去寻找滇金丝猴群:中泰次里和昂翁次称到沙丁帕(附近一山沟名)去,柯达次里和我到纳雄(附近的另一山沟名)去。
我在两年前来此踏查我们这次野外研究大本营地的时候,柯达次里就曾告诉我,纳雄这条山沟是这个滇金丝猴群时常活动的地方。我当时经过踏查,发现这里是观察滇金丝猴的最好地点。它离崩热贡嘎只有二十多分钟的步行距离,整个山谷大约有三平方公里左右。其形状就像一个巨大的老式藤椅,其旁边有一山脊有如其扶手,这条山脊之上有许多很好的观察点,从这些观察点上可以俯瞰整个山谷。
柯达次里和我沿着这条山脊由上往下缓缓而行,慢慢地扫视着整个山谷。我一面走一面寻思:今天才是开始寻找猴群的第一天,以后找猴群的日子还长着呢。只要我们有耐心,总有一天会找到它们的。
我们一面走,一面侧耳细听。整个山谷静极了,连鸟鸣声也很难听到,若大的原始森林犹如一架空山。这究竟是因为海拔太高,林相单一,以致动物数量稀少,还是由于别的人为因素所致,或是此二者兼而有之?突然,柯达次里的悄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老龙,你听听,那是什么声音?”我俩都马上停了下来,坐在原地开始静静地细听周围的声音,但又觉得好像什么都听不出来。又过了几分钟,我俩都同时隐约听到了一声“渥嘎”。这显然出自一只雄性滇金丝猴的口中。我们不约而同地说道:“猴群就在这附近。”但此时,我们的眼睛还没有搜寻到他们,所以还不能判断猴群的具体方位。因为声音在山谷里特别容易产生回声环绕效果,故要在这么宽的山谷里单纯根据其隐约的声音就想判断出猴群的具体方位还是相当困难的。
我们又继续静听大约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准了目标。整个猴群就在离我们大约八百米外的山谷内。我低头看了看手表,此时才下午两点多钟。也就是说我们从开始寻找猴群到看到这整个猴群,前后总共才用了三个多小时。这在我过去近五年的经历当中还是第一次。难道这是“老外”的运气就是有那么好,使我们大家都沾他的光了?或许是因为我们昨天在抗沙村的绕白塔转经所显示的虔诚使得神灵显灵?但无论怎样,这次我们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这时,我和柯达次里这时就不用再满山到处寻觅,可以坐在原地不动,对这个猴群进行观察了。这样,我们反倒轻松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