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猴群刚走过的地方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原来他们在这一地带主要是剥食生长在石头或石壁上的一种地衣。我也试图剥下一块这种地衣,但却简直无法办到。我真不知道滇金丝猴们是如何剥下这些地衣的。这一现象再次证明:滇金丝猴群的主要食物是地衣。平时,他们在林中主要食物是一种树挂地衣——松萝,而现在他们来到这高寒荒漠地带,其主要取食的还是地衣。这是为什么呢?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复合体,属菌物界(从现代分类学的观点来看,生物可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菌物界)。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在维管植物不能生存的地方,地衣的种类往往最丰富。因此,在寒冷的区域,地衣的多样性往往是最高的。而滇金丝猴的栖息地主要在高寒地区,难怪他们会选择地衣作为他们的主要食物。

到了下午两点多的时分,猴群便三三两两地靠在一起,开始他们每天的正常午睡。他们的午睡并不像我们人类一样,需要一块平地躺下来。而是七、八个相互抱成一堆,垂头而睡。

根据我们后来的观察发现,他们的晚觉方式也是相同的。我猜想,他们的这种睡觉方式可能也是这一物种对当地严寒气候的一种适应吧。他们在睡觉时相互拥抱在一起有助于保持体温,其体内的热量就就不像平躺在地上或树上那样容易散发掉。

食后休息是以植物茎叶为主食的疣猴类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作用在于,让食物在消化道内充分发酵以消化所摄入的纤维素。在分类上,滇金丝猴也属于疣猴,所以当然也有这一午睡的习惯。不过,整个猴群全部象这样暴露无遗地睡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现象却是我在过去数年的考察当中没有见到过的。这是一种极少有的现象。记得前些天,我们在观察这一猴群的林中漫游时发现:每当他们要横穿哪怕只有几米宽的一小片空旷地带时,他们的表现都是极为谨慎的。他们一般都要在森林边缘徘徊观望半小时才开始行动。可今天,他们却表现得如此肆无忌惮,有恃无恐。我猜想,也许他们是认为:这种“高石芽”地带是有利于他们活动的地形,他们在这里可以充分展示他们高超的攀登本领,令其天敌们,如金钱豹、雪豹、黑熊、狼等相形见绌。此外,在这里,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一般情况下,天敌也不容易接近他们。

猴群的午睡持续了大约半个多小时便又开始取食。这种现象也是我们以前观察这个猴群在林中漫游时所不曾遇到的。平时,他们每次午睡的时间都长达近一个小时左右。这也许是因为他们今天的大半个上午都是在这高山荒漠地带度过,所以所获得的食物不够多的原因吧?

他们在两个多小时后便又再次休息。因此,我们发现他们的每个取食回合大约为3个小时左右。以前,我们之所以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当猴群在林中漫游时,我们的观察条件总是极为有限的,每次所能看到的个体最多也不会超过这个猴群中的1/3的个体,因而不太容易发现这种现象而已。而这次整个猴群都完全暴露在我们眼前,当然,就很容易就看出他们的这种活动规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